Newlearnerの自留地
59.7K subscribers
13.6K photos
43 videos
63 files
10.3K links
🆕 不定期推送 IT 相关资讯,欢迎关注!

👥 博客群&投稿群&交流群: @NewlearnerGroup

📩 投稿请私信 @newlearner_pm_bot

🔍 频道内容关键词索引 Bot: @newlearner_search_bot

* 未经授权或标注来源,不得转载本频道内容
Download Telegram
#iPhone #buybuybuy #碎碎念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分享了自己购买并使用 iPhone Air 的一些个人感受

📱 购入 iPhone Air(澳版)后的体验和思考

1️⃣ 换机前的我:明确的需求与挣扎

在分享Air的体验之前,我想先交代一下我的背景,这样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我后续的一系列选择。

我的主力机是首发购入的 iPhone 14 Pro,至今已服役三年。性能对我来说还完全足够,但内存问题已经让使用体验变差了。最严重的是和朋友微信通话时偶尔会直接闪退,重新打开微信时会经常看到“大地球” 加载界面更是家常便饭。加上电池健康度已经低于 80%,所以就考虑更新当前的主力设备了。

我的日常使用场景其实非常简单:开车导航、听音乐、刷刷资讯、聊聊天,偶尔看看视频。唯一的游戏,也只是轻度的《荒野乱斗》。所以我自认为对手机的需求非常低。

iPhone 17 系列发布之初,我其实是在标准版和 Pro 之间摇摆,Air 对我而言,只是 Apple Fold 产品出来的试验品。结果前几周有一天去商场洗车,没什么事情就去 Apple Store 逛了逛,本只是想随便看看,没想到上手了 Air 以后,把它也加入到了待定清单中。

其实今年的标准版也很让我心动,颜色和 Air 一样选择多又都很好,还上了 Promotion,对我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内存只有8GB。但我的 14 Pro 就是因为内存不够了想换掉,所以没有太纠结就排除了标准版。

Pro 什么都好,性能、相机、续航、屏幕……但唯一的缺点就是「重」,尤其是 Pro Max,所以往年我一直都只买小号的 Pro。

iPhone Air 拥有和 Pro 同级别的 12GB 内存,同时它的手感真的太好了而且重量很轻。我真的很喜欢把它拿在手上,一直使用它。就像把玩一个很喜欢的小物件。

我特别喜欢今年的配色,尤其是蓝色,太好看了。当然一些缺点比如续航、单扬声器、单摄这些问题也让我犹豫过,而且纯 eSIM 设计在回国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麻烦,但是没办法,我拿起 Air 的时候就冲动下单了。

2️⃣ 一周体验: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我拿到 Air 使用了大概一周,单扬声器确实能听出区别,但对我影响不大。相机用得很少,似乎也无伤大雅。然而,两个核心问题逐渐浮现:续航和发热

① 续航:意料之中,但仍显不足

客观地说,对于一款电池容量在 3000mAh 左右、屏幕 6.5 英寸的手机,Air 的续航表现已经非常优秀了了。但也仅仅是勉强够用。在开启 AOD 的情况下一晚上待机也要来到 6% 左右的消耗,白天刷刷视频,聊聊天一个小时的消耗也在 10%,和我健康度在 80% 以下的 iPhone 14 Pro 差不多,所以一天两充是基本的。如果和同系列的Pro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② 发热: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说续航的不如意是意料之中,那么发热问题是我完全没想到的,这个问题成为我最终退货的决定性因素。

问题主要出现在视频通话时。仅仅是不到 10 分钟的 FaceTime,就能明显感觉到摄像头模组下方区域的热量聚集,甚至有些烫手。有一次我将它架在无线充电器上进行视频通话,手机甚至因为过热而触发了保护机制,暂停了充电。我在澳洲的悉尼,还处在春夏交替之际,完全谈不上很热。所以我很容易就想到再过一个月之后夏天到了,出门如果要打个视频电话,或者把手机放在车里的无线充上,发热情况有多严重。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自己低估了对相机的需求。我之前以为,一个主摄像头「能拍就行」,出门玩带上专业相机就好了。但现实是,很多随手记录的瞬间,你身边只有手机。在使用 14 Pro 时,超广角和长焦镜头在很多场景下默默满足了我的「隐性需求」,比如拍摄一张壮阔的风景,或是在不方便靠近时拉近远处的物体。直到失去了它们,在某些场景下想用却用不了时,我才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最后还有 eSIM 的问题。考虑到我偶尔需要回国,而国内的 eSIM 政策尚不明确(需要实际验证),拥有实体 SIM 卡槽的选项显然更稳妥。

3️⃣ 总结:谁才适合 iPhone Air?

我选择 iPhone Air 的初衷,就一点:它极致的轻薄手感。我以为我可以妥协续航、相机。但最终,发热这个「意料之外」的短板,以及那些我曾以为「不重要」的功能缺失,共同促使我最后换回 Pro。

所以我认为它适合那些将轻薄手感视为第一优先级的轻度使用者,对相机没有多样的需求,对续航有便捷的充电条件,并且不经常进行高负载操作。如果你满足这些条件,那么 iPhone Air 无与伦比的握持感,会给你带来独一无二的愉悦体验。

但是很多情况下也许我们忽视了当前设备满足了的一些隐形需求,当你失去它们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哦, 我需要它。

没有完美的手机,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希望我的一点经历能为正在纠结的你提供一点参考。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36👍5
#iPhone #APPLE #iOS #APP

📱 OldOS:在现代 iPhone 中重现 iOS 4

🔗GitHub | TestFlight

👉 Features

- 大量使用 SwiftUI 进行开发
- 尽可能做到像素级别的还原
- 保留 iOS 4 中的大多数系统功能,不少可正常使用
- 完全开源,可自由开发与构建

🍎 OldOS 旨在还原拟物化的老 iOS 系统,安装后发现版本是 iOS 4.3,运营商还是熟悉的 Carrier。从 Home 键到熟悉的壁纸、主页界面,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年代

👀 我对 iOS 的最初印象应该是一台 iPhone 4 或 4s,当年还在用滑盖机的我第一次看到这块方正的玻璃,第一次用手指玩水果忍者,带来的震撼持续至今。于是在今年 9 月,我花 80 元收到了一台成色相当不错的 运行着 iOS 6 的 iPhone 4s,并给它装了许多 IPA 怀念过去,以后我会单独和大家聊聊

💡 鉴于用过实机 + 真拟物 iOS 系统,我对 OldOS 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设置、地图、天气、浏览器、App Store、iTunes、Safari 都是可以联网并正常使用的,部分应用需要申请访问你的 iPhone 信息。完成度高的同时,细节也打磨得不错,喜欢老 iOS 系统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 由于项目重新开放了 TF 入口,异常火爆,导致名额已满。没有能够加入的朋友可以选择下载 IPA 自行签名打包(参考 AltStore),或是关注开发者 Zane 的社交媒体以便获取下次 TF 开放信息

🙏 最后,永远怀念 Rewound

📘 关联阅读:

1️⃣ 老 Mac 入门(keng)指南(新手向)
2️⃣ win32.run:在浏览器中运行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3️⃣ 盘点那些具有「复古感」的手机软件们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1
#iPhone #buybuybuy #APPLE

🪶 iPhone Air 国行取货与使用体验

我目前手机是 15 Pro,习惯裸机使用,也越来越偏爱轻薄的小尺寸手机,因此选择了 Air 系列。

🛒 选购与取货

在库克老师直播间中官宣发售日期后,我照旧准时进入 Apple Store 抢首发,但这次手慢没抢到。两天后传出 Air 停产、部分用户提前发货、直营店偶尔补货的消息。

10 月 24 日,我偶然发现所在城市可立即自取,于是激情下单,三分钟后 Apple 通知已可提货。关于官方壳:Air 透明壳是有雾面内表面和顺滑外表面的软壳,非常轻盈,底部不包但可以配置挂绳。边框壳则比较紧,带上比较难摘,硬质杯盖手感。

取货流程:携带身份证 → 向店员出示取货码 → 店员核对信息 → 等待约两分钟(顺便被推销 AppleCare+)→ 前往门口联通专员处开通eSIM。
eSIM 流程:激活开机 → 扫描盒子条码 → 跳过设置到 eSIM 界面 → 拍照验证 × 2 并签字 → 告知手机号码 → 一分钟后号码下发至手机。整个过程不到 3 分钟。

💬 关于 eSIM 的官方答复

① 当前最多支持 2 张 eSIM。出国需删除一张后添加海外 eSIM,回国再至营业厅恢复。目前 eSIM 仅为试商用阶段,后续或有流程优化。
② 不限制套餐转换,必须人机证合一。
③ 移动目前仅限本市号码,预计 11 月开放异地办理。不同省市政策差异较大,建议先电话确认。
④ 可先导入数据后添加 eSIM,也可反向操作。若先添加 eSIM 再导入数据,需要选择“保留 eSIM 并删除其他资料”重置手机才可以作为新机导入数据。

📱 使用体验

相比 Pro 系列,Air 上手更显轻盈。不过,窄边框、大倒角以及亮面处理使得屏幕朝下放置时难以抠起。亮面钛金属手感顺滑、易沾指纹;后盖玻璃手感温润如玉,优于前代磨砂。震动区别不大,系统默认关闭全天候显示与部分震动,可手动开启。尽管重量减轻,但屏幕依旧偏大,单手操作不便,我更偏好 Pro 或更小尺寸。

新搭载 C1X 和 N1 芯片整体效能不错,与 15 Pro 对比信号略有提升,但也就那样。不知是否是因为 eSIM 业务新开,信号偶尔不稳,高峰期游戏延迟明显。在多层楼中或地下环境中,15 Pro 虽显示 4G 却无网, Air 仍可勉强使用。

发热情况整体优于 15 Pro,热区位置更靠边,不影响握持。单镜头限制明显,远景与微距表现不足;但拍照风格、相机按键等功能齐全。单听筒扬声器也就听个响,横屏虽不易被手遮,但实际听感需自适应或者选择戴耳机。满电情况下中度使用到下班没有问题,常刷手机的话难免一天两充。电量状态比 15 Pro 要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自适应电量确实有用。

💡 总结

iPhone Air 是一部优缺点都十分鲜明的手机,它的轻薄、设计、内部空间利用率和堆叠展示了苹果的极致取舍,但也带来功能性妥协:单摄单扬、USB 2.0、C 口不居中、充电速率慢。

苹果似乎更在意形式的优雅而非性能的完整,一切为设计让步。如果你喜欢裸机、轻薄,喜欢设计、尝鲜,那就为热爱买单,iPhone Air 会给你带来惊喜。但我仍想说:从 Air 中可以看到苹果各种妥协的痕迹,许多配置都只是达到可用的状态,离曾经的苹果标准还是有些距离。

考虑到 eSIM 办理方式,目前 iPhone Air 只适合双持,即使单颗镜头素质再高,续航再令人惊喜,Air 始终是 Air。我们期待苹果拿出完美的设备,但实际上它或许有些后继乏力,像目前混乱的 Apple AI 和 Siri 一样。如果苹果真的有延续 Air 辉煌的野心,iPhone Air 的缺点是苹果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展示刀法和让用户自适应。

📘 关联阅读:购入 iPhone Air(澳版)后的体验和思考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4👍2🤣2
#iPhone #硬件图赏 #buybuybuy

📱 在 2025 年使用 iPhone 4S

老实说我不是一个怀旧的人,更愿意活在当下、书写自己的历史。所以我几乎不会主动去买老设备,而是在手头设备更新换代后,将它们妥善保存。或许这也是受到了家里的影响,小时候用过的笔记本电脑至今依然可以开机

在电子产品和软件的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时刻与产品数不胜数,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上的资料文献和别人的介绍去了解它们。但真正刻在记忆里的,依然是自己参与过的历史、把玩过的产品。这种体感的重新唤醒,对我来讲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情

🛒 缘起与购买

我和 iPhone 4S 的缘分应该要追溯到 10 年代初,当年亲戚来我家小住,我也第一次摸到了 iPhone 4S。当时的感觉就是它和自己用过的所有手机都不同,当年还带着按键的滑盖机、电阻屏机,在纯手指触控的 iPhone 面前都黯然失色

记得当时玩了水果忍者,对于「切西瓜」这件事非常热衷;还试了通过前置摄像头测量心率,应该是通过一个第三方软件。不过当年对于 iOS 返回、后台管理的交互还是不太理解,它们全通过 Home 键来实现

再到后面有了一个昂达的 Android 平板,跑的是 4.x 的系统,三明治机器人。用这台平板我玩了很多游戏,譬如植物大战僵尸、神庙逃亡、跑跑卡丁车等,也对于「智能设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后来表姐来我家玩,抱着 iPad 指着这台昂达,表示这么小也能叫平板电脑吗?这是我对 iPad 最初的认知,等到我真正拥有一台已经是高考结束的暑假了,这是后话

前几年看到 Tankey 买了一台白色的 iPhone 把玩,也萌生了再玩玩 iPhone 4S 的想法,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器。就在我订购 iPhone 17 Pro Max 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闲鱼看到同城有个人出外观非常新、搭载 iOS 6.1.3 系统的黑色 4S,价格也很好(约 80 元),于是愉快买下

💡 一些折腾

拿到手之后发现原机主还是很爱护这台机器,给它套了保护壳,摘下来之后的成色确实相当不错。买黑色而不是白色,也是因为白色很难有好的成色。开机后,带裂痕的 Apple logo 亮起,熟悉的屏幕壁纸和解锁声回归,梦回十几年前

机主也是个爱折腾的人,给这台机器做了 Cydia 越狱,并且安装了一些游戏、网易云音乐和诸如 iFile 这样的文件管理器。但在实际使用以及安装 IPA 软件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并且做了一些折腾工作

1️⃣ Cydia 证书过期

进入 Cydia 后,我发现页面无法正常加载,猜测是因为证书过期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翻阅了许多国内外论坛,发现越狱文化确实随着新设备的不断更迭而落寞了,许多论坛和源已经永久关闭,圈子里面还在坚持维护和热爱的人也越来越少

最终找了一个国内的网站 88ipa.com,通过登陆 这个视频 提供的账号,就可以安装到所需要的证书,成功进入 Cydia。不得不说国内的越狱生态确实不大好,动辄账号注册、引流等,但问题最终解决就好

2️⃣ 安装 IPA

指望这台设备从 App Store 安装软件已经是奢求,于是我用了最常用的方法:在 Cydia 中为设备注入 IPA Installer 类似的越狱插件,即可直接安装 IPA

常用的一些软件,如网易云,可以前往爱思助手等商店下载(想起了豌豆荚)。其余的游戏和国外软件,可以在 Internet Archive(12)下载,然后通过文件管理器 iFile 以局域网快传的方式发送至 4S,即可完成安装

通过这些方式,我安装了老版 Twitter、Spotify、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神庙逃亡、纪念碑谷、跑跑卡丁车、GTA Vice City、植物大战僵尸等游戏,还通过 iOS 7 版网易云音乐解决了在线听歌的问题(只是不能登录账户)

我还看到有些资深玩家试图用第三方软件,把 YouTube、bilibili 等内容带到 4S 上,非常佩服他们的折腾精神,但是对我来讲,这些意义都不是很大了,于是浅尝辄止

👀 一些感受

毫无疑问,Twitter、Spotify、微博的无法登陆,有力地证明了这台 14 年前发布的设备,生命早已走到了尽头。但在无聊的夜晚,在听到咔哒的解锁声后把玩起过去的老游戏,小尺寸设备带来的体感和回忆不断涌上心头

想到了人人网,想到了手机百花齐放的前夜,我用过的那些设备们。即便过了这么多年,玩起这些游戏依然和小时候一样快乐,不知不觉就能够玩很久。我还是那个观点:再精彩的历史和产品,如果自己不曾经历过、见证过,那么就只能听取别人的描述,缺少了自我的灵魂

打开 Spotify,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用 4S 拍摄 Live 现场的图片,十分感慨。我们曾经被灌输过的许多美好的场景,十几年后也终于凭借着成长与机遇,去亲身体验和感受,过出了一种「iPhone 4S」精神的生活。于是把腰乐队的《相见恨晚》导入到这台手机,播放了起来,代表了我此刻的心情。没想到的是,它还可以 AirPlay 到我 2023 年的 MacBook Pro 上

如果你问我,2025 年它可以拿来独立使用吗,我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现在的需求太多,社交太复杂,工作太繁忙,似乎回不到那个单纯快乐的时候了。2025 年购买 iPhone 4S,不只是为了收藏,更因为它是我们这代人的《风流一代》。回忆和体感由此串联,摩擦出了一些逝去的美好时代的余晖

📘 关联阅读:

1️⃣ OldOS:在现代 iPhone 中重现 iOS 4
2️⃣ 老 Mac 入门(keng)指南(新手向)
3️⃣ 盘点那些具有「复古感」的手机软件们
4️⃣ Vintage Macintosh Programming Book Library:复古 Mac 编程相关书籍库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