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learnerの自留地
58.4K subscribers
13.4K photos
43 videos
63 files
10.2K links
🆕 不定期推送 IT 相关资讯,欢迎关注!

👥 博客群&投稿群&交流群: @NewlearnerGroup

📩 投稿请私信 @newlearner_pm_bot

🔍 频道内容关键词索引 Bot: @newlearner_search_bot

* 未经授权或标注来源,不得转载本频道内容
Download Telegram
#GitHub情报 #APP #Tools

📟 Glance: 一站式、自托管的信息流聚合仪表盘

🔗GitHub

⭐️ Features

- 自托管,数据可控
- 低内存占用,轻量快速
- 高度可定制,小组件丰富
- 移动设备优化

Glance 旨在将所有的信息流整合到一个地方。安装方面,提供了二进制版本和 Docker 镜像,非常方便。另外 Glance 使用最少的 JavaScript,避免使用臃肿的框架,减少依赖,也对移动端做了优化,在手机上访问效果也非常不错。

Glance 高度可定制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小组件、调整布局、设置主题样式,打造个人信息中心。目前 Glance 已支持 RSS 订阅、Subreddit、Hacker News、天气预报、YouTube 频道、Twitch 直播、股票行情、Docker 容器状态、服务器监控等多种小组件,并且还在不断扩展中。

👀 这不就是我想象中的浏览器主页么?如果 Glance 能作为插件安装在浏览器中那就更好了。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23👀2
#Web #AI #Tools #Design

📬 new.email:通过 AI 迅速生成电子邮件模板(内测中)

🔗Web | Blog

👉 Features

- 利用 LLM,通过自然语言生成所需邮件模板
- 由 50 多套高质量电子邮件组件库训练而成
- 一致的、美观的、响应迅速的、跨平台的
- 可供所有人使用,不仅仅是开发人员

✉️ new.email 是 Resend 旗下的新产品,你可以理解为 react.email 的 AI 版本,旨在迅速为开发者和普通用户生成可用的电子邮件模板。在他们刚刚开放 waitlist 的时候我就申请了,近期终于通过,目前产品还处于内测阶段

🧠 实际使用下来,只要你用中文把自己的目的、邮件内容、细节样式说清楚,网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为你生成一套电子邮件模板。我以「私密 Telegram 频道邀请函」等内容为主题进行了测试,效果还是不错的

👀 具体来讲,网站生成了一些我没有预料到的内容,比如频道简介还有一些客套话。如果你对于内容文本或是模板样式不满意,还可以继续沟通改进。总的来讲,虽然 new.email 的样式在设计界算不上出众,但适合不会编程的普通人快速生成电子邮件模板,和他们的客户或读者高效沟通自己的产品、文字

👍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点击网页申请内测,我体验下来还是不错的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5
#Tools #Music #GitHub

🎶 BeatPrints:为你喜欢的歌曲一键生成精美分享卡片

🔗 阅读原文 | GitHub | Documentation

💭 在分享歌曲时,你更习惯直接复制串流平台的链接,还是制作成精美的分享卡片?

📇 目前大部分音乐串流平台都能直接或间接地生成音乐分享卡片。像 Spotify、Apple Music、TIDAL、Deezer 等都能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分享到 Instagram Story 时以图片格式保存——来实现,但却难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自定义。

🛠️ 今天分享的 BeatPrints 是一款主打音乐卡片生成的开源 Python 项目。与常见的图形用户界面不同,BeatPrints 采用命令行工具的形式,通过与 Spotify 和 LRClib API 的集成,让你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能为喜欢的歌曲或专辑生成个性化的卡片。

🎨 在创建卡片的过程中,BeatPrints 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选项。除了卡片本身类似宝丽来相片的形式外,BeatPrints 目前内置了 Light、Dark、Catppuccin、Gruvbox、Nord、Rosepine 和 Everforest 几套各具特色的主题。如果你不满意 Spotify 提供的原始封面,BeatPrints 还支持自定封面的功能,允许你上传照片来替换默认封面,进一步个性化你的分享卡片。

🌏 值得一提的是,BeatPrints 对多语言的支持也相对完善,它兼容了英文、日语、中文和韩语等多种语言,确保你所分享的歌曲都能正确显示歌名、歌手以及歌词等相关信息。在分享单曲而非专辑时,你能够选择最打动你的歌词片段,目前最多支持 4 行。

💻 目前 BeatPrints 支持通过 pip、poetry 或者 CLI 的方式来进行安装。在 GitHub 项目中,作者提供了示例代码及具体教程,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尝试。

🔧 如果你像我一样不熟悉编程,那么也能参考这篇 文章。只需要几个简单的命令,就能完成从搜索歌曲到生成海报的全过程。

📍 首发频道小红书Twitter微信公众号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21
#Blog #Web #Tools #People

🔭 汉洋和朋友们的全世界建模项目 Funes World

🔗Web | Blog

忘记从哪篇文章开始看 汉洋老师 的文字了,后续陆陆续续地读着,着了迷。他的文字不只是在讲述事实、洞悉社会和现象,更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叙事性和人文关怀。用音乐歌手来形容汉洋老师,应该是莫西子诗、是左小祖咒、是白水

🔦 Funes World: Modeling The World

这个项目由汉洋和其他几个朋友共同发起,目标是建模全世界,成为人类永恒的博物馆,为真实世界做个备份

在数个月的时间里,团队走访了中国、土耳其、韩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对其中的景观、地标进行了充分地建模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建模的方法和沿途的感受,用真挚的文字详细记录下来。漫长的旅途中,陪伴团队的不只是忠实的记录,更有个体的感受

💡 我为什么加入 Funes:为我们铁证如山的未来

汉洋在 这篇文章 中详细阐述了团队开启这项计划的动力和愿景,让我想起了影视飓风的两则视频 (1 , 2)

官网说: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有幸充分体验过这个物理世界的人,想想网络空间正在以多快的速度接管有形空间

写这篇推送的早晨,有个朋友买了一只机器狗,大家十分开心,说如果有一天它能代替我们去上班就好了。是啊,我们热衷于在小红书交换消费经验,热衷于在知乎推特大声嚷嚷前沿理论和热点,热衷于买一只机器狗而非生物狗陪伴自己

我们热衷于宏大叙事,忽视了询问自身感受,忽视了我们生活的社区、故事和朋友。Funes World 提醒了我们「记录的力量」,呼唤我们走出家门、走出算法世界,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影像留存世界、用心感受周围、用文字呼唤人文

我们的认同与信念,不仅限于这样宏大的故事,更是面向它存在于它的人民心中的回忆与信念。这种信念不是为了让我们留在过去,而是为了让我们更踏实地向前走。我们的记忆固若金汤,所以我们的未来铁证如山

在这个被对立、消费、装逼、算法裹挟到密不透风的世界中,音乐、自然世界、理想主义是最后的孤岛

💡「XXX 和 TA 的 XXX」专题旨在挖掘一些不那么大众的开发者、设计师、生活爱好者,并和大家分享他们的作品。大家可以通过 #People 这个 Tag 阅读本专题的往期内容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5🥰1
#Web #Design #Tools

📱 Content Core:在线快速制作 3D 图片 / 视频

🔗Web

👉 Features

- 支持手机设备 Mockup / 3D 图标 / 3D 文字、Logo 三种模版
- 可导出图片或视频,支持多种格式
- 丰富的自定义选项

🎨 之前给大家介绍过各种各样的在线 Mockup 网页,但它们都是二维的。Content Core 主打一个全三维的卖点,你可以在网页上随意拖拽物体,让它呈现不同的角度

😜 3D 图标、文字和 Logo 给的样式我感觉还是不甚美观,我想这个项目主要的用途还是给 iOS 开发者做产品宣传。目前手机等设备的 Mockup 模版也不是很多,集中在最新的几款上面

💡 Content Core 提供的自定义选项还是不错的,你可以随意旋转物体,设置环境布局和打光,对细节样式进行调整。导出照片和视频需要注册一下,都是免费的,只是不能够商用。商用需要付费,但是看到 .xyz 的域名,最好三思而后行

📘 关联阅读:

1️⃣ PostSpark:优雅的截图美化 / Mockups 在线网站
2️⃣ Shareshot:美观易用的 Apple 全平台套壳截图 App
3️⃣ Shots.so:制作精美的 Mockup 图片 / 截图
4️⃣ Jellylade:又一个 Mockup 图片 / 截图生成网站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61
#Web #Tools #Design

💡 Making Software:为软件设计者和开发者提供的参考手册

🔗Web

如果你对我们的 #People 专栏还有印象,那么一定会记得 Bartosz Ciechanowski 和他的 博客。后者致力于用简单直接美观的网页设计,交代物理、数学和工程上的事情。今天要介绍的 Making Software 也属于这一类

🧠 你有没有了解过触摸屏的工作原理?为什么高斯模糊叫高斯模糊?Making Software 旨在利用网页动画帮你科普这些信息,它不会教你如何真正地开发软件,而是解释你日常使用的东西是如何运作的。Interesting.

🗂 首页提供了详细的内容目录,涉及了像素点色彩、字体、着色器、人工智能、压缩和数据、网络、编译器等等方面。所有内容都通过 Figma 设计和编写,作者称有望于今年欧洲夏季的时候推出

💰 未来 Making Software 将首先通过 PDF 的形式线上发布,现在加入 waitlist,大部分内容将对你免费。正式发布后,作者考虑收取少部分费用以线上分发,目前还没有考虑好是否退出实体书

👀 无论如何,我对于 Making Software 的发布非常期待,喜欢这样简洁优雅的设计,让我们一起等待!

💡「XXX 和 TA 的 XXX」专题旨在挖掘一些不那么大众的开发者、设计师、生活爱好者,并和大家分享他们的作品。大家可以通过 #People 这个 Tag 阅读本专题的往期内容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2👍41
#Tools #Music #Web

🎧 SnapMyFive:更优雅地查看你的 Spotify 听歌记录

🔗 Web

🧤 相信使用 Spotify 的乐迷都对 Spotify Wrapped 爱恨交织:一方面,它以精心设计的视觉展示我们的听歌记录,让我们回顾过去一年的重要时刻;另一方面,它却无法像 Apple Music Replay 一样按月查看,我们只能等到年终才能一探究竟。

🌟 如果你也因此而感到不便,并希望更频繁地查看近期最常播放的歌曲,那么除了像 stats.fm 外,最近发布的 SnapMyFive 也许会让你眼前一亮。

🪄 SnapMyFive 的使用非常简单,跟我们之前介绍过的 Instafest 一样,只需要登录 Spotify 账号便能一键查看过去四周、半年或一年内最常播放的前 50 首歌曲。你可以看到每首歌的封面、艺人、曲名、热度、播放时长和发行日期等信息,还能够点击曲名或艺人处直接跳转到对应页面。整体设计简洁直观,信息一目了然。

📊 除了类似 Spotify Wrapped 那样的 Top Songs 卡片生成外,SnapMyFive 最让我意外的地方是它提供的多种排序方式。在根据播放次数筛选出来的 50 首歌中,你可以根据发行日期、歌曲时长及热度进行排序,通过这些排序方式,你能够更加获悉自己的听歌习惯,是偏好旧曲还是新歌、品味主流还是小众等。

目前 SnapMyFive 完全免费,唯一遗憾的是由于 Spotify API 的限制,暂时不支持自定义时间范围。

📍 首发频道小红书Twitter微信公众号
👍73
#GitHub情报 #Tools #Web

🌲 Moodist:开源、可帮助你平静的环境音网页

🔗GitHub | Web

👉 Features

🎵 超过 80 种环境声音可选
📝 可组合不同声音,形成自己的预设,可分享
🌙 内置睡眠定时器
📓 内置便于快速记录的记事本
🍅 内置番茄钟
⌨️ 简单的媒体控制与快捷键
🥷 注重隐私,开源免费

📻 距离自留地第一次介绍 Lo-fi 或者白噪音网站已经好几年了,这段时间里这一类网站层出不穷,却又大同小异,趋近成熟。今天要介绍的 Moodist 也不例外

💡 Moodist 聚合了常用的环境音音源,你可以随意排列组合,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环境预设,这是我认为本项目和其他项目最大的不同之处。此外,网页设计十分符合夜间需求,简洁明了,希望你能够用它睡个好觉、感受宁静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8🥰1
#Web #Tools #Life #GitHub情报

📝 Life in Weeks:制作自己的人生周地图

🔗GitHub | Web

👀 不知道你平时有没有养成记录生活大小事的习惯,有人通过日记,有人通过照片和视频,还有人通过纸质或电子日历 / 行程。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逐渐意识到大脑是根本靠不住的,它只会记得部分事情,额外的辅助记录很关键

✍🏻 Life in Weeks 这个概念在国外流行了好一段时间了,甚至还有专门的纸质印刷品可以选购。这个概念主打的是将人生分成每一周,记录下从出生到百年的大小事和人生轨迹,也即「人生周地图」

💡 今天分享的这个开源项目是 Gina Trapani 制作的,它结合了其他几个开源项目的长处,能够一目了然地呈现生日、纪念日、重大事件等信息,可以作为专属自己的人生地图来查看

🐟 想了解更多有关 Life in Weeks 的概念,可以移步 Your Life in Weeks 这篇文章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44
#YouTube #Tools #Browsers #Web

📺 记一次改变 YouTube 网页版首页 UI 布局的尝试

印象里自从接触 YouTube 之后,我就一直使用浏览器网页的形式浏览其中的视频。偶尔也会用手机看,但自从 YouTube Premium 翻车之后,就 很少使用

😡 起因

YouTube 继承了 Google 一贯的神秘属性:更新经常灰度、变化一夜之间发生、不好直接控制。大概去年还是什么时候,YouTube 的网页版首页 UI 变成了一列展示三个视频的布局

乍看也能够接受,但是时间一长尤其是我经常外接 27 寸显示器之后,我发现它依然只会一行显示三个视频,并不能自适应调节。这很 Google

💡 探索与解决

和群友聊了这个问题,他推荐给我一个插件 UltimateYouTube Toolkit 以及一个 Reddit 帖子,前者是通过浏览器插件的形式直接调整网页参数、改变布局,后者是通过为 uBlock Origin 添加过滤器规则来实现的

但我既不想专门安装一个增强插件,也不想为了这些过滤规则就将用了好多年的 Adblock Plus 换掉,于是根据关键词进行了重新搜索,终于发现了另一个 Reddit 帖子

里面汇总了目前所有可用的增强扩展插件,Chrome 或其他平台都有,另外就是各种 uBlock Origin 过滤器规则。看来目前的解决思路主要就是这两种

👀 我的选择

有洁癖的各位应该会选过滤器规则吧,但是我实在不想换掉现在的广告过滤插件,因为也写了许多规则,于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浏览器插件 YouTube Row Fixer

理由是它基本上算是专门来解决 UI 布局问题的插件,考虑到了许多细节问题,譬如是否展示标题全部文字、是否展示 YouTuber 头像等等,这些都是能够影响最终展示结果的。更重要的是,它完全 开源

最后我将整个页面调整成了 5x3 的布局,看起来舒服多了。又想到了 macOS 的 Lunchpad 默认的布局利用率也很低,自己每次换新电脑也是通过命令行进行自定义的。所以,至少要给个官方途径才好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85
#macOS #Tools

⚡️ FlashSpace: 极速虚拟工作区管理器

GitHub

⭐️ Features:

- 抛弃原生动画,超快速工作区切换
- 为不同工作区(Workspace)分配特定应用
- 强大的快捷键与命令行(CLI)支持
- 支持多显示器、悬浮应用和配置 Profile
- 开源免费,遵循 UNIX 设计哲学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苹果引以为傲的优雅动画也可能让一些 Power User 感到烦躁。FlashSpace 是一款开源的 macOS 虚拟工作区管理工具,旨在彻底取代原生 Spaces,提供“瞬时”的工作区切换体验。

FlashSpace 的核心逻辑是创建多个“工作区”,并将特定的应用程序组合分配给每一个区。例如,可以创建一个“编程”区(包含 VS Code 和终端)和一个“写作”区(包含 Ulysses 和 Zotero)。设置好快捷键后,只需使用快捷键即可立即切换到对应的工作环境,所有预设的应用窗口会立刻显示,而其他应用则被隐藏,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延迟和动画。FlashSpace 还支持多显示器、可跨区显示的“悬浮应用”、CLI 命令行调用以及与 SketchyBar 等工具的集成,为 Power Users 提供了极高的可定制性。

👀 FlashSpace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它的“克制”。开发者明确表示,它只做一件事——管理工作区。它不包含任何窗口管理(如分屏、移动、调整大小)功能。这种遵循“UNIX 哲学”的设计,让它本身极致轻量和稳定,专注于解决“切换慢”这一个问题。用户可以将其与 Rectangle、Raycast 等其他优秀的窗口管理工具搭配使用,各司其职,组合出最适合自己的效率流程,而不是追求一个臃肿的“大而全”工具。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3
#macOS #Tools #Chrome

📩 接读者来稿,TA 向我们介绍了一个适用于 macOS 的 Chrome 扩展禁用解决方案

🧩 uBlock Origin / Tampermonkey 等扩展被禁用了?这样恢复!(macOS)

🔗GitHub

⭐️ Features

- 一键恢复 Manifest V2 扩展支持(Chrome 138+)
- 支持 uBlock Origin、Tampermonkey 等经典插件
- 提供终端命令与配置文件两种解决方案

从 Chrome 138 开始,Google 在 macOS 上彻底禁用了 Manifest V2 扩展支持,就连 chrome://flags 页面也移除了相关选项。结果就是很多用户突然发现:

像 uBlock Origin、Tampermonkey 等扩展无法启用,提示:

> “此扩展程序不再受支持,因此已停用。”

虽然 Google 这样做是为了推动 Manifest V3 的推广,但对依赖旧扩展的用户来说非常不友好,尤其是那些用来屏蔽广告、自定义网页、运行脚本的用户。

这个项目提供了两个方向:

- 方案一:使用终端命令临时开启(重启后失效)
- 🛡 方案二:安装描述文件 `.mobileconfig`,实现系统级永久恢复

👀 在 Windows 上可以通过注册表恢复 Manifest V2,但 macOS 没有任何图形化选项。因此这个项目可以说是目前最直接、最实用的替代方案。

频道主最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 Reddit 社区中找到了终端的解决方案。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方案还能坚持多久,或许是时候考虑更换其他浏览器了

📘 关联阅读:聊聊近期对 Chrome 失望的地方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6😨1
#Photos #GitHub情报 #Tools

📷 CameraDatabase:用于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开源相机规格和图像数据库

🔗GitHub | Wiki

👉 Features

- 包含来自各制造商的 3586 款数码相机的详细规格
- 数据以 CSV、JSON 两种格式提供
- 数据已经过清洗(标准化列名、按品牌和发布年份排序)

📕 本来在小红书上看 1701 节相关的照片,没想到主页给我推送了这个项目,软件相关的内容在小红书上也是好起来了

📸 CameraDatabase 本质上就是由字符组成的相机参数数据库,你可以通过它直接调用市面上主流的品牌相机参数。项目也给了许多场景用途:相机市场分析、计算机视觉研究、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相机推荐系统等等。我个人对机推荐系统比较感兴趣,希望能有专业人士做一个可视化网页

💡 有一段时间,我也有类似的「仓鼠症」的冲动,对于感兴趣的东西(MacBook 电脑)想要进行全型号参数收集整理。一开始是表格,M1 问世不做了之后,看到有爱好者做了可视化网页,感觉很不错。相机也是同样的思路,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项目,欢迎和我分享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3
#iOS #APPLE #Tools #GitHub情报

📡 AirAP: 将 iPhone 作为 AirPlay 服务器

🔗GitHub

⭐️ Features:

- 开源免费,原生 Swift 应用
- 将其他设备音频串流至 iPhone

AirAP 是一款实现“反向投送”的开源软件,通过在 iOS 上实现一个完整的 AirPlay 服务器,让 iPhone 成为一个 AirPlay 音频接收器。借用 AirAP,可以将闲置的旧 iPhone 连接上有线音箱,使其成为一个支持 AirPlay 的“无线音箱”;或者深夜在 Mac 上工作时,可以将音频传到连接着耳机的 iPhone 上我为什么不能耳机连上 Mac

👀 开发者年仅 16 岁,AirAP 的构思非常巧妙,解决了一个苹果生态中原生无法实现的逆向操作需求。这个 App 挖掘了设备的新用途,让 iPhone 不再仅仅是输出设备,更能成为一个音频输出和播放终端。对于追求灵活音频方案的开发者或数码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创造力且非常实用的小工具。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2👍1
#GitHub情报 #Web #Tools

📦 copyparty:一体化、零依赖的便携式文件服务器

🔗GitHub | Demo

Features

- 一体化零依赖部署: 以单个 Python 文件 (copyparty-sfx.py) 分发,无强制性依赖。兼容 Python 2 和 Python 3,可运行于 Linux、macOS、Windows、Android 等多个平台。
- 多协议支持: 内置对 HTTP、WebDAV、FTP、TFTP 和 SMB/CIFS 协议的支持,无需额外配置即可与不同客户端和操作系统集成。
- 媒体索引与串流: 自动为图片、视频和音频(生成频谱图)创建缩略图。支持按需音频转码(如 FLAC 转 Opus)和媒体库索引,可根据文件名、大小、日期及 ID3-tags 等元数据进行搜索。
- 高性能断点续传: 采用分块上传与校验和验证,支持断点续传和自动错误重试。通过并行连接提升传输效率,在特定环境下可达 1 GB/s 上传和 8 GB/s 下载速度。支持“边传边下”。
- 存储空间优化: 支持在上传时进行文件去重,为重复文件创建符号链接、硬链接或写时复制链接以节省磁盘空间。该功能默认关闭,以避免与外部文件管理工具冲突。
- 精细化权限控制: 提供基于卷的访问管理,可为不同用户或用户组分配独立的读、写、移动、删除 和管理权限。支持 Argon2 密码哈希和只写文件夹。
- 功能丰富的 Web UI: 提供文件管理功能(剪切、粘贴、重命名、批量重命名)、Markdown 查看器与编辑器、实时日志查看、音视频在线观看。前端界面兼容从 IE6 到现代的各类浏览器。

⚙️ 机制

- 步骤1: 独立运行包: 主程序 copyparty-sfx.py 是一个自解压归档文件,内含所有运行所需的 Python 模块和前端资源。执行时仅需系统安装 Python 环境,无需额外安装依赖包。
- 步骤2: up2k 上传引擎: 浏览器前端将大文件分割成数据块并进行哈希计算。客户端并行上传数据块,后端服务器进行校验和验证,对传输中损坏的数据块自动请求重传,从而实现高可靠性的断点续传。
- 步骤3: 卷映射与权限系统: 后端将服务器的物理文件系统路径映射为独立的 URL 路径,即卷。每个卷可独立配置权限,允许管理员构建复杂的多用户、多场景访问控制策略。
- 步骤4: 可选依赖与功能降级: 媒体处理 (FFmpeg)、图像生成 (Pillow) 等高级功能依赖于可选的外部程序。若系统中未安装这些程序,copyparty 会自动禁用相关功能并平稳降级,核心文件服务功能不受影响。

👨🏻‍💻 使用场景

- 个人云存储与家庭 NAS:
- 作为 Dropbox 或 Google Drive 的自托管替代方案,完全控制个人数据。
- 在多台设备(PC、手机、树莓派)间快速部署,用于家庭内部的文件同步与共享。

- 媒体库管理与分享:
- 搭建个人照片、视频或音乐服务器,支持远程访问和在线播放。
- 利用音频转码功能,将无损音乐库转换为移动设备友好的格式进行串流。

- 团队协作与文件收集:
- 设置只写文件夹,用于课程作业提交、客户文件上传等匿名收集场景。
- 利用内置的 Markdown 查看器托管项目文档。

- 临时文件传输与网络服务:
- 在两台机器间快速启动一个文件服务器,无需复杂配置,甚至兼容老旧设备。
- 利用内置的 TFTP 服务器进行网络引导 (PXE boot),或通过 SMB 服务与 Windows 网络环境集成。

👨🏻‍💻 感想

界面有些简陋,但是功能强大易于启动,甚至还有手机全平台的 APP 支持。相对的网站的移动支持要稍微差一些。

功能非常强大,什么文件都能打开。上传速度也非常令人满意。之前用的一些其他局域网传输软件总会遇到传输速度慢,不稳定,大文件下载失败。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23
#APP #Apple #Tools

🛒 Digital Services Price List:App Store 各区 App 订阅价格速查对比在线表格

🔗Web

🍎 许多朋友一直对 App Store 中的软件和订阅很感兴趣,以至于到了痴迷的地步,有什么新东西都想要试一试。其中也不乏对价格比较敏感的群体,所以诞生了诸如 Price Tag 这样的应用为大家比价

☺️ 之前介绍了 iCloud+ 服务的多地区比价应用,得到了大家的好评,今天带来更为完善和全面的项目。Digital Services Price List 汇集了主流的订阅项目,如 1Password、ChatGPT、Claude、Google One、Telegram、Netflix、iCloud+、Surge 等等,并提供了不同国家的实时价格展示

💡 通过这样一份在线电子表格,你可以寻找某个 App 或服务的最低价区域,也可以留心具体地区的性价比和优惠力度,从而迁移到该区域。总之,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能够帮助你快速做出购买决策

💰 最后,也要提前准备好对应的注册账号手段和付款方式,还要仔细阅读不同 App 或服务的 TOS。现在常常出现订阅价格上调、低价区优势不再,或者是打击跨区使用服务的情况,需要三思而后行

📘 关联阅读:

1️⃣ iCloud+ Global Pricing Comparison:每日更新不同地区 iCloud+ 订阅价格
2️⃣ 零成本美区 Apple ID 上添加支付方式开通家庭组和订阅共享,避免消费税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9😐2
#APP #Utilities #Web #Tools

🗄️ Blip:告别上传,直接发送任意大小文件

Web

⭐️ Features

- 点对点直接发送,接收方无需等待上传完成
- 无文件大小限制,且无需压缩
- 全平台支持
- 传输自动续传
- 非商业使用完全免费

传统的文件传输服务(如 WeTransfer)普遍遵循“上传-等待-分享-下载”的模式,对于大文件而言,这个过程不仅漫长,而且效率低下。Blip 是一款跨平台的原生应用,通过点对点(P2P)直接传输的方式,极大改善文件分享的体验。

Blip 的核心机制是“单步传输”:当发送方从桌面拖动文件发送时,接收方几乎可以立即开始下载,省去了完整的上传等待时间,速度更快。同时,Blip 无传输文件大小限制,且能完整保留文件结构,用户无须额外压缩,对于工程文件的传输十分友好。Blip 也具备续传能力,即使网络中断等意外情况下传输进度也会被保留,待恢复后自动继续。

🤔 Blip 的定位非常清晰,它不是要成为另一个云盘(Dropbox),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网页上传工具(WeTransfer),更不是昂贵复杂的企业方案(Aspera)。它本质上是将成熟的 P2P 直传技术,包装在一个极其易用、设计精良、覆盖全平台的原生应用中,专注于解决“大文件、跨平台、点对点快速分享”这一个核心场景,做内网+公网增强版的 AirDrop。对于经常需要传输音视频素材、工程文件或其他的创作者和专业人士来说,其可靠的续传机制和“无上限”的特性具备绝对的吸引力。价格上,Blip 非商业使用完全免费,对于个人用户跨设备分享文件十分友好。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6👍7
#Phones #Blog #Tools #APP #iOS

📱 iPhone dumbphone:巧用 Apple Configurator 创设「极简」手机使用环境

🔗Blog

前几天看到了一篇有关自我限制手机使用的博文,觉得有趣和大家分享一下

📝 文章概述

- 实践动机
- 失败的尝试
- 引入 Apple Configurator 并分析优缺点
- 使用两个月后的体验
- 操作指南(详细版)
- 结语

🧑🏻‍💻 和作者一样,相信许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扰:每天手机屏幕使用时间很长,想要回归非智能机,又离不开智能手机带来的「当代生活服务」。久而久之,社交媒体等手机产物的侵入影响了自己的工作专注力、亲子时长和独处质量

💡 面对这样的「手机成瘾」问题,许多人寻找出路,推出了一系列「极简」生活、拒绝成瘾的应用和方法论,但最终实践起来还是要靠自觉和自我驱动。显然,作者一开始强制自己戒断的几次行为都失败了,所以他决定试试通过 Apple Configurator 直接将自己的手机写死

👀 Apple Configurator 的出现起初是为了方便企业批量管理拥有的 Apple 产品,后来当 Apple Silicon 普及之后,它又变成了 Mac 的恢复救星。文中,作者使用它管理自己的 iPhone,安装必要应用、隐藏 App Store、阻断轻易恢复可能性。最终作者适应了这样的使用习惯和生活方式,他的手机也成为了「dumbphone」

🧠 就我个人而言,我用 Mac 的时长远大于 iPhone。Mac 上没有太多打断自己的弹窗和短视频,能够让我在汲取需要信息的同时,不断思考和输出。每天都在进行「信息筛选和收集 -> 整理 -> 思考->分享->文字稿」的流程,虽然有时候很累但是觉得很充实的专注(需要你有大段的自由时间),有空的时候看看纸质书

💬 大家也可以分享你平时「数字极简」的一些习惯和思路,本文提供的案例亦可以用来引导孩子合理使用 iPhone 等 Apple 设备

📘 关联阅读:

1️⃣ 当我说起极简时,我在说什么
2️⃣ Digital Minimalist:在信息过载的数字世界中提供另一种选择
3️⃣ 基于 RSS 的信息体系构建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1👍2💅2
#GitHub情报 #Web #Tools

🦔 PostHog:开源的一体化产品分析平台

Features

- 一体化平台:集产品分析、网站分析、会话回放、功能开关、A/B 测试、用户调研、数据仓库、数据管道于一体,整合超过八种独立工具的功能。
- 产品分析:提供事件跟踪、漏斗分析、留存分析和用户群组划分,用于深入洞察用户行为。
- 会话回放:录制用户交互过程,附带控制台日志、网络请求和事件时间线,用于可视化地诊断 JavaScript 错误和前端问题。官方称成本降低高达 50%。
- 功能开关与 A/B 测试:支持功能灰度发布、A/B 测试和复杂的多变量测试,并提供统计显著性计算。
- 内置数据仓库:允许使用 SQL (HogQL) 直接查询分析数据,并支持与超过 120 个数据源和目标集成,打通产品与业务数据。
- LLM 可观测性:监控和分析产品中 AI 模型的使用情况,捕获调用链路(Traces)、生成内容、延迟和成本指标。
- 开源与自托管:提供开源版本,允许自托管部署,确保数据完全控制,避免供应商锁定。

⚙️ 使用步骤

PostHog 采用 API-first 架构,为开发者提供高度的灵活性和控制力。

- 步骤1: 数据采集:通过全面的 SDK 套件从不同平台捕获事件。前端 SDK (JavaScript, React) 支持 Autocapture 功能,可自动捕获点击、表单提交等客户端事件,无需手动埋点。
- 步骤2: 后端跟踪:提供 Node.js, Python, Java 等后端库,用于跟踪发生在服务器端的关键业务事件,如 API 调用或支付处理。
- 步骤3: 数据处理与存储:数据被实时处理,以支持即时分析和功能开关的快速更新。所有数据存储在内置的数据仓库中,可通过 HogQL (一种 SQL 方言) 进行复杂查询。
- 步骤4: 功能交付:功能开关和 A/B 测试配置通过低延迟的基础设施实时分发给客户端,实现对特定用户群体的精准控制。

👨🏻‍💻 应用场景

产品与工程团队
- 分析用户转化漏斗,识别用户流失节点,通过数据驱动产品迭代。
- 使用会话回放复现用户遇到的 Bug,结合控制台和网络日志快速定位前端问题。

初创公司
- 利用一体化平台替代多个分散的分析工具,降低工具链复杂度和成本。
- 受益于慷慨的免费额度和针对初创企业的 5 万美元赠金计划。

数据分析
- 通过 SQL 直接在数据仓库中进行深度分析,将产品使用数据与外部业务数据(如 CRM)结合。
- 验证 A/B 测试结果的统计有效性,为产品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AI 应用开发
- 监控集成在应用中的 LLM 功能,追踪其性能、延迟和 Token 成本,优化 AI 功能的用户体验和经济效益。

👻 感想

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基本上所有框架和语言都支持,功能上也是达到了恐怖的 34 个。功能和老牌的分析工具 Mixpanle,Google Analysitcs 不分上下的同时,价格还足够的便宜,免费档位就可以畅爽使用所有工具。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9
#AI #Photos #Tools #Web #GitHub情报

🧠 ChatIMG.AI:对比 GPT-4o 与 Gemini 模型的图像生成能力,从创意提示词中获取灵感

🔗GitHub | Web

🎉 GPT-4o 的文生图功能一经推出,网上就出现了很多 meme 图,也不乏有人在闲鱼靠着为别人定制图片收费。而后,Google 推出 Gemini 2.5 Flash Image (Nano Banana),又让这股照片热持续了一阵子

💡 今天介绍的项目是由国人开发者搭建的在线文生图模型生成照对比网站,你可以在其中发掘不同提示词带来的最终出图效果,更可以将两种模型使用同一种提示词的效果放在一起对比。希望你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发掘自己喜爱的、灵光一现的好图片

👀 此外,网站还提供了「一键文生图」功能,提供了多种模型、多种艺术风格以便选择。你还可以通过提示词,或者上传对应风格的图片,让网站分析并自动生成

📘 关联阅读:

1️⃣ Learn Prompting:教你如何与 AI 对话的开源免费教程
2️⃣ OpenPromptStudio:开源 AIGC 提示词可视化编辑器
3️⃣ Image To Prompt:上传图片,自动生成 Prompt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