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ge
《爱范儿硬糖磁吸无线充座上手聊》
这周一爱范儿正式发售了他们旗下第 5 款硬件产品——硬糖磁吸无线充座。在前面和 TEGIC 以及 AngryMiao 联名合作了两次之后,爱范儿还是选择了由设计副总裁独立带队完成硬件产品这件事。前面 35W 硬糖充电器二代的成功,已经成为了我目前 EDC 的一员。而这次,爱范儿的这款磁吸无线充座,更可以说是一次「越级挑战」。
硬糖磁吸无线充是一款三合一产品,它既可以是一个无线充电宝,也可以是一个立式无线充+磁吸耳机无线充的底座。同时,如果你是安卓手机,你也可以把这个磁吸充电宝拿走,直接使用上面的 USB-C 接口,把它变成一个充电底座。
单就产品而言,爱范儿的这款产品完成度非常高,而且硬件本身的玩法非常多。再加上和 61 的谜底时钟做了软件上的联动,单说功能性就已经是非常出色的产品。
在设计层面,爱范儿还是选择了米白色作为产品的主色。侧面的红色开关按钮也和自家充电头的红色小灯做了呼应。可想而知,这套产品在设计之初的考虑是非常体系化和完善的。从这些方面来看,真的完全看不出来爱范儿是硬件方向上的新玩家。
不过爱范儿的这款产品,非常不凑巧地遇上了近期另一款同类型产品:米家磁吸无线充电座。类似的充电宝+充电座的设计,但没有耳机的无线充。两者在价格和产品设计、功能思考层面,基本不在同一个纬度,而且爱范儿溢出的设计能力,可以说远远抛离小米。
但是,凡事总会有个但是。在功能设计层面,爱范儿的这套方案采用了 USB-C 连接,和触点连接、随用随取的小米相比,便利性上倒是输了一截。特别是你想要快速拿走充电宝和手机时,爱范儿的这个充电底座必须要双手拔起,否则会非常难取下这个磁吸充电宝,远不如小米的来得方便。
在磁吸充电宝上,两款都是标称 5000mAh,额定容量两者相差无几,都是 4000mAh 左右。爱范儿的版本是略窄但厚一点点,小米的则是薄一些,但会宽一点。从使用的体验上,这几毫米的差别我更倾向于宽度而非厚度,不斤斤计较的话差别不会特别大。不过在吸力上,小米倒是比爱范儿的要强得多,会更有安全感。发热情况上,爱范儿的也是远远胜过小米的版本。
在完整使用一天后,我和同事打趣说爱范儿的这款产品感觉是卖便宜了。如果感兴趣想要下单的朋友,欢迎留言了解更多的细节问题。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爱范儿硬糖磁吸无线充座上手聊》
这周一爱范儿正式发售了他们旗下第 5 款硬件产品——硬糖磁吸无线充座。在前面和 TEGIC 以及 AngryMiao 联名合作了两次之后,爱范儿还是选择了由设计副总裁独立带队完成硬件产品这件事。前面 35W 硬糖充电器二代的成功,已经成为了我目前 EDC 的一员。而这次,爱范儿的这款磁吸无线充座,更可以说是一次「越级挑战」。
硬糖磁吸无线充是一款三合一产品,它既可以是一个无线充电宝,也可以是一个立式无线充+磁吸耳机无线充的底座。同时,如果你是安卓手机,你也可以把这个磁吸充电宝拿走,直接使用上面的 USB-C 接口,把它变成一个充电底座。
单就产品而言,爱范儿的这款产品完成度非常高,而且硬件本身的玩法非常多。再加上和 61 的谜底时钟做了软件上的联动,单说功能性就已经是非常出色的产品。
在设计层面,爱范儿还是选择了米白色作为产品的主色。侧面的红色开关按钮也和自家充电头的红色小灯做了呼应。可想而知,这套产品在设计之初的考虑是非常体系化和完善的。从这些方面来看,真的完全看不出来爱范儿是硬件方向上的新玩家。
不过爱范儿的这款产品,非常不凑巧地遇上了近期另一款同类型产品:米家磁吸无线充电座。类似的充电宝+充电座的设计,但没有耳机的无线充。两者在价格和产品设计、功能思考层面,基本不在同一个纬度,而且爱范儿溢出的设计能力,可以说远远抛离小米。
但是,凡事总会有个但是。在功能设计层面,爱范儿的这套方案采用了 USB-C 连接,和触点连接、随用随取的小米相比,便利性上倒是输了一截。特别是你想要快速拿走充电宝和手机时,爱范儿的这个充电底座必须要双手拔起,否则会非常难取下这个磁吸充电宝,远不如小米的来得方便。
在磁吸充电宝上,两款都是标称 5000mAh,额定容量两者相差无几,都是 4000mAh 左右。爱范儿的版本是略窄但厚一点点,小米的则是薄一些,但会宽一点。从使用的体验上,这几毫米的差别我更倾向于宽度而非厚度,不斤斤计较的话差别不会特别大。不过在吸力上,小米倒是比爱范儿的要强得多,会更有安全感。发热情况上,爱范儿的也是远远胜过小米的版本。
在完整使用一天后,我和同事打趣说爱范儿的这款产品感觉是卖便宜了。如果感兴趣想要下单的朋友,欢迎留言了解更多的细节问题。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27😁3
#Charge
《「设计」是充电器产品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吗?》
📝 原文:Notion
2022 年的充电器市场算是比较「百花齐放」的一年。严格要算的话,从 2022 年 5 月开始,充电器市场就进入了一场围绕设计的军备竞赛。
除了闪极之外,初次入局硬件市场的爱范儿,还有已经沉淀一段时间的魅族旗下品牌 PANDAER。作为手机配件行业里面生产难度和开发难度最大的产品,经过多年的「内卷」洗礼,「设计」似乎成为了这个品类产品,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在详细体验了这几款充电器之后,除了想和大家分享相关的使用体验,我还想和大家简单聊聊现在充电器产品在内卷设计的方向上,我的一些看法。
- 市场环境:中低端市场的「血流成河」
- 产品体验:设计突围
- 行业看法:回归研发现实
设计能力在手机、家电等领域,已经被证明可以赋予产品极强的生命力。但在充电器领域,一个人人需要,但人人都不太重视的产品里,设计也越发被重视。从销售现实来看,这些品牌确实用尽了自己的努力去激起水花。
但产品力的构成,不能完全压宝在设计之上,把设计能力当成一根救命稻草。深挖市场需求,并且以研发统领设计,才能让这个品类的产品更具生命力。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设计」是充电器产品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吗?》
📝 原文:Notion
2022 年的充电器市场算是比较「百花齐放」的一年。严格要算的话,从 2022 年 5 月开始,充电器市场就进入了一场围绕设计的军备竞赛。
除了闪极之外,初次入局硬件市场的爱范儿,还有已经沉淀一段时间的魅族旗下品牌 PANDAER。作为手机配件行业里面生产难度和开发难度最大的产品,经过多年的「内卷」洗礼,「设计」似乎成为了这个品类产品,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在详细体验了这几款充电器之后,除了想和大家分享相关的使用体验,我还想和大家简单聊聊现在充电器产品在内卷设计的方向上,我的一些看法。
- 市场环境:中低端市场的「血流成河」
- 产品体验:设计突围
- 行业看法:回归研发现实
设计能力在手机、家电等领域,已经被证明可以赋予产品极强的生命力。但在充电器领域,一个人人需要,但人人都不太重视的产品里,设计也越发被重视。从销售现实来看,这些品牌确实用尽了自己的努力去激起水花。
但产品力的构成,不能完全压宝在设计之上,把设计能力当成一根救命稻草。深挖市场需求,并且以研发统领设计,才能让这个品类的产品更具生命力。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