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ternet
10月20日 - 22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在浙江乌镇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智能互联 开放合作 — 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据悉,博览会展览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吸引了600余家全球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参加,参展企业总数创历史新高。昨晚马云、丁磊、雷军等多位互联网大咖已抵达乌镇
今天上午,CNNIC 科普称“.com域名提供的解析服务器由国外商业机构提供,在安全、稳定、速度等方面不如中国自己的.cn。.cn域名使用位于北京的解析服务器解析,不仅速度快,也更加安全。”(强行科普
互联网确实离大部分人很遥远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10月20日 - 22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在浙江乌镇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智能互联 开放合作 — 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据悉,博览会展览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吸引了600余家全球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参加,参展企业总数创历史新高。昨晚马云、丁磊、雷军等多位互联网大咖已抵达乌镇
今天上午,CNNIC 科普称“.com域名提供的解析服务器由国外商业机构提供,在安全、稳定、速度等方面不如中国自己的.cn。.cn域名使用位于北京的解析服务器解析,不仅速度快,也更加安全。”(强行科普
互联网确实离大部分人很遥远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Internet
铁打的乌镇,流水的大佬,与永在迭代的中国互联网
互联网之于中国,相比互联网之于世界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当下,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走到了新的历史关口
乌镇峰会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产业跃迁的重要时刻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铁打的乌镇,流水的大佬,与永在迭代的中国互联网
互联网之于中国,相比互联网之于世界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当下,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走到了新的历史关口
乌镇峰会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产业跃迁的重要时刻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log #Internet
在内网穿透的环境下搭建邮件系统
由于是邮件客户端,因此作者没有采用常规的内网穿透方案。使用 PROXY Protocol,使得本地服务器获取客户端的真实 IP 地址
接收邮件时,用 HAProxy 接收传入的邮件服务流量,通过 PROXY Protocol 为这些流量添加客户端信息并转发给对应的内网穿透端口,最后返回给本地邮件服务器处理。发送邮件则用 iptables redirect 相应端口流量走加密隧道直连外网
老实讲建立和维护一个邮件服务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想折腾也可以选择某些供应商的成品方案,譬如 mailgun 或者 yandex 等。当然,后者也会存在被其他邮件平台识别问垃圾邮件等问题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在内网穿透的环境下搭建邮件系统
由于是邮件客户端,因此作者没有采用常规的内网穿透方案。使用 PROXY Protocol,使得本地服务器获取客户端的真实 IP 地址
接收邮件时,用 HAProxy 接收传入的邮件服务流量,通过 PROXY Protocol 为这些流量添加客户端信息并转发给对应的内网穿透端口,最后返回给本地邮件服务器处理。发送邮件则用 iptables redirect 相应端口流量走加密隧道直连外网
老实讲建立和维护一个邮件服务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想折腾也可以选择某些供应商的成品方案,譬如 mailgun 或者 yandex 等。当然,后者也会存在被其他邮件平台识别问垃圾邮件等问题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Internet #GFW
接群友消息,今早CN2 HK - NTT HK 方向出现大面积丢包现象,不清楚何时可以修复
另,有网友反馈今天部分地区和运营商无法正常访问 Github,大家自行检查
* 图自 V2ex
** 判断 Github 是否被墙不要再用 Ping 了,因为很多 AWS 的服务器禁 Ping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接群友消息,今早CN2 HK - NTT HK 方向出现大面积丢包现象,不清楚何时可以修复
The peer of CN2 HK to NTT HK is facing huge packet loss.
NOC are trying to fix it now.
另,有网友反馈今天部分地区和运营商无法正常访问 Github,大家自行检查
* 图自 V2ex
** 判断 Github 是否被墙不要再用 Ping 了,因为很多 AWS 的服务器禁 Ping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News #ipv4 #Internet
今天,RIPE 正式宣布欧洲地区IPV4资源枯竭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今天,RIPE 正式宣布欧洲地区IPV4资源枯竭
Today, at 15:35 UTC+1 on 25 November 2019, we made our final /22 IPv4 allocation from the last remaining addresses in our available pool. We have now run out of IPv4 addresses.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Newlearnerの自留地
#News #ipv4 #Internet 今天,RIPE 正式宣布欧洲地区IPV4资源枯竭 Today, at 15:35 UTC+1 on 25 November 2019, we made our final /22 IPv4 allocation from the last remaining addresses in our available pool. We have now run out of IPv4 addresses.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ipv4 #Internet
查维基百科后,现已更正为欧洲地区 IPV4 资源枯竭
由IANA管理的IPv4位址,于2011年1月31日完全用尽。其他五个区域的可核发位址,除了为迁移IPv6而保留的最后一块/8地址外,也随之陆续用尽:亚太地区在2011年4月15日用尽,欧洲地区在2012年9月14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在2014年6月10日,北美地区在2015年9月24日,非洲地区在2017年4月21日
在大块地址块用尽后,五个区域管理机构分别发布了最后一块/8地址的分配政策,随着地址耗尽的进展,政策也在相应变化,主要是限制并逐步减少每个会员的总IPv4地址申请数量以期延缓耗尽时间。IANA也在想尽办法在全球五个区域之间灵活调配剩余可用的较小的零碎的地址块给IPv4续命。然而,在2019年11月25日,欧洲地区最终还是将所有可用的IPv4地址完全用尽了,同时启动了排队等位政策,只有老会员归还IPv4地址,新会员才能得到相应的IPv4地址。其余四个区域的剩余地址预计到2020年底也将陆续完全用尽
👉 也就是说此次只针对欧洲地区而非全球,我未经查证轻信其他网友和媒体的言论,如给大家带来困扰,十分抱歉
请转发的朋友及时删除或者指正,勿传谣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查维基百科后,现已更正为欧洲地区 IPV4 资源枯竭
由IANA管理的IPv4位址,于2011年1月31日完全用尽。其他五个区域的可核发位址,除了为迁移IPv6而保留的最后一块/8地址外,也随之陆续用尽:亚太地区在2011年4月15日用尽,欧洲地区在2012年9月14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在2014年6月10日,北美地区在2015年9月24日,非洲地区在2017年4月21日
在大块地址块用尽后,五个区域管理机构分别发布了最后一块/8地址的分配政策,随着地址耗尽的进展,政策也在相应变化,主要是限制并逐步减少每个会员的总IPv4地址申请数量以期延缓耗尽时间。IANA也在想尽办法在全球五个区域之间灵活调配剩余可用的较小的零碎的地址块给IPv4续命。然而,在2019年11月25日,欧洲地区最终还是将所有可用的IPv4地址完全用尽了,同时启动了排队等位政策,只有老会员归还IPv4地址,新会员才能得到相应的IPv4地址。其余四个区域的剩余地址预计到2020年底也将陆续完全用尽
👉 也就是说此次只针对欧洲地区而非全球,我未经查证轻信其他网友和媒体的言论,如给大家带来困扰,十分抱歉
请转发的朋友及时删除或者指正,勿传谣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Internet #Blog
免费frp内网穿透服务
👉 服务器信息:
- 香港服务器地址: hk.frp.ioiox.com
- 日本服务器地址: jp.frp.ioiox.com
- 端口: 7007
- Token: www.ioiox.com
- frps版本为 0.30.0 frpc 请勿使用太过老的版本
- 提供80及443端口服务
- 不提供免费二级域名,请自行准备域名.
如何使用在博客里讲的很详细了,大家也可以用自己的服务器自建穿透,详见 我的博客
* 建议用来穿透NAS,路由器等设备的管理WEB,或建站技术测试使用,请勿用于下载、在线视频等占用大量带宽的服务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免费frp内网穿透服务
👉 服务器信息:
- 香港服务器地址: hk.frp.ioiox.com
- 日本服务器地址: jp.frp.ioiox.com
- 端口: 7007
- Token: www.ioiox.com
- frps版本为 0.30.0 frpc 请勿使用太过老的版本
- 提供80及443端口服务
- 不提供免费二级域名,请自行准备域名.
如何使用在博客里讲的很详细了,大家也可以用自己的服务器自建穿透,详见 我的博客
* 建议用来穿透NAS,路由器等设备的管理WEB,或建站技术测试使用,请勿用于下载、在线视频等占用大量带宽的服务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Ioiox
本站免费提供frp服务器 - 思有云 - IOIOX
通知本站不再提供 frp 服务。如有需求请访问 https://freefrp.net客户端 frpc 安装教程汇总[collapse status="false" title="展开阅读"]f...
#Internet #Blog #Networks
小科普 | 我们的 IP 是怎么来的:从本地路由 DHCP 到 IANA 的 “公网” IP 分配
🌐 很多朋友对于公网 IP、DHCP、ASN、IP 广播这些名词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但作为外行又说不清道不明(like me)。本文简单科普了日常使用的 IP 是如何一步步分配到我们的设备
📝 文章概述:
- IP 地址如何分类
- IP 地址如何分配
- 如何查看 IP 的所有者
- 如何获得一个 ASN/IP 段并宣告(广播)
👨🏻💻 在开头引用了编程随想对“科普”的解释:
“在【理想情况】下,如果你已经对某个领域某个分支达到【完全掌握】的程度,那么你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写出该领域某个分支的【通俗性读物】,并且确实能让【外行人】看懂,反之,如果你的掌握程度还不够。”
📘 关联阅读:如何理解子网掩码?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小科普 | 我们的 IP 是怎么来的:从本地路由 DHCP 到 IANA 的 “公网” IP 分配
🌐 很多朋友对于公网 IP、DHCP、ASN、IP 广播这些名词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但作为外行又说不清道不明(like me)。本文简单科普了日常使用的 IP 是如何一步步分配到我们的设备
📝 文章概述:
- IP 地址如何分类
- IP 地址如何分配
- 如何查看 IP 的所有者
- 如何获得一个 ASN/IP 段并宣告(广播)
👨🏻💻 在开头引用了编程随想对“科普”的解释:
“在【理想情况】下,如果你已经对某个领域某个分支达到【完全掌握】的程度,那么你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写出该领域某个分支的【通俗性读物】,并且确实能让【外行人】看懂,反之,如果你的掌握程度还不够。”
📘 关联阅读:如何理解子网掩码?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log #Networks #Internet
🌐 关于 QUIC - HTTP/3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HTTP/2 采用多路复用,使得它比第一代 HTTP 有更快的速度。但 TCP 协议的局限性导致了 HTTP/2 无法解决队头阻塞的问题,而利用 QUIC 的 HTTP/3(HTTP-over-QUIC)有助于改进这一方面
目前 CloudFlare、Google Chrome 和 Firefox 等均支持了 HTTP/3,想要开启需要服务端和客户端共同支持
📝 文章概述:
- 如何在服务器上开 启QUIC – HTTP/3
- 使用支持 QUIC – HTTP/3 的浏览器
- 判断网站是否支持 QUIC – HTTP/3
- CDN 支持与 UDP 端口开放
👀 由于国内运营商因素,基于 UDP 协议的 QUIC 在国内效果并不完美,因此目前 HTTP/3 的个人网站应用还处于一个尝鲜期,我们不建议各位站长直接服务端编译支持 HTTP/3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关于 QUIC - HTTP/3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HTTP/2 采用多路复用,使得它比第一代 HTTP 有更快的速度。但 TCP 协议的局限性导致了 HTTP/2 无法解决队头阻塞的问题,而利用 QUIC 的 HTTP/3(HTTP-over-QUIC)有助于改进这一方面
目前 CloudFlare、Google Chrome 和 Firefox 等均支持了 HTTP/3,想要开启需要服务端和客户端共同支持
📝 文章概述:
- 如何在服务器上开 启QUIC – HTTP/3
- 使用支持 QUIC – HTTP/3 的浏览器
- 判断网站是否支持 QUIC – HTTP/3
- CDN 支持与 UDP 端口开放
👀 由于国内运营商因素,基于 UDP 协议的 QUIC 在国内效果并不完美,因此目前 HTTP/3 的个人网站应用还处于一个尝鲜期,我们不建议各位站长直接服务端编译支持 HTTP/3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Internet
🌐 用两份有趣问卷,测试你对互联网公司的了解度
最近看到了两份有趣的问卷,一份聚焦于互联网巨头 Logo 的大家来找茬,另一份则关注初创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情况
1⃣️ Logo 信仰测试
在这份 Google 表单里,你将看到 Instagram、Microsoft、Google、Apple 等大公司及他们产品的 logo,并从 4 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个
👀 水果自留地编辑部各位成员均成功认出 Apple 图标,我对 Chrome 图标印象也比较深刻。但依然有一些图标傻傻分不清,欢迎大家留下你的成绩!
2⃣️ Guess the Growth
这套问卷更加关注互联网初创公司的发展历史。问卷共有 12 个问题,涉及用户数、增长幅度、AFF 转化率等多个方面
👀 通过不断地❌,我们可以从 source 中了解更多关于这些初创公司的发展故事。他们有很大一部分目前已经名声在外
💬 如果你有类似的有趣项目,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互联网公司,欢迎和自留地分享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用两份有趣问卷,测试你对互联网公司的了解度
最近看到了两份有趣的问卷,一份聚焦于互联网巨头 Logo 的大家来找茬,另一份则关注初创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情况
1⃣️ Logo 信仰测试
在这份 Google 表单里,你将看到 Instagram、Microsoft、Google、Apple 等大公司及他们产品的 logo,并从 4 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个
👀 水果自留地编辑部各位成员均成功认出 Apple 图标,我对 Chrome 图标印象也比较深刻。但依然有一些图标傻傻分不清,欢迎大家留下你的成绩!
2⃣️ Guess the Growth
这套问卷更加关注互联网初创公司的发展历史。问卷共有 12 个问题,涉及用户数、增长幅度、AFF 转化率等多个方面
👀 通过不断地❌,我们可以从 source 中了解更多关于这些初创公司的发展故事。他们有很大一部分目前已经名声在外
💬 如果你有类似的有趣项目,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互联网公司,欢迎和自留地分享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Web #Internet
📺 Web Design Museum:展示千禧年间知名网站的网页设计
🔗:Web | About
🤘 不知道大家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什么时候,我从 2008 年开始上网。那个时候的网络远没有现在这么花哨,如果让我用几个词来形容,我或许会想起互联星空、4399 小游戏、酷我音乐、QQ、搜狐
👀 或许我是幸运的,在移动互联网崛起、爆发的前夜走进了互联网的世界;同时我也感到遗憾,无法体会 Web 1.0 时期论坛中真挚的交流、没有看到企业崛起的辉煌故事
💡 今天介绍的 Web Design Museum 是 Petr Kovář 发起的一个项目,旨在收集 1991~2006 年间知名网站的网页设计截图。目前网站已经收录超过 1600 张,创始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后代留下千禧年的宝贵设计财富
👨🏻💻 网站收录了如 Apple、Netflix、Twitter 这样知名网站的首页变化 Timeline,也做了一些和当年设计风格有关的小专题。通过 Web Design Museum,你可以一窥 Apple 的发展轨迹,更能够见证互联网从 Web 1.0 向 2.0 迈出的脚步
🍺 转眼间我们到了 Web 2.0 至 3.0 的路口,可互联网不再像千禧年那么朴素、简单。它有很多问题,但也强大到能够连接你我。乐观地面对新技术,偶尔进入 Web Design Museum 回溯过去,也欢迎大家向网站提交你当年的网页截图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Web Design Museum:展示千禧年间知名网站的网页设计
🔗:Web | About
🤘 不知道大家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什么时候,我从 2008 年开始上网。那个时候的网络远没有现在这么花哨,如果让我用几个词来形容,我或许会想起互联星空、4399 小游戏、酷我音乐、QQ、搜狐
👀 或许我是幸运的,在移动互联网崛起、爆发的前夜走进了互联网的世界;同时我也感到遗憾,无法体会 Web 1.0 时期论坛中真挚的交流、没有看到企业崛起的辉煌故事
💡 今天介绍的 Web Design Museum 是 Petr Kovář 发起的一个项目,旨在收集 1991~2006 年间知名网站的网页设计截图。目前网站已经收录超过 1600 张,创始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后代留下千禧年的宝贵设计财富
👨🏻💻 网站收录了如 Apple、Netflix、Twitter 这样知名网站的首页变化 Timeline,也做了一些和当年设计风格有关的小专题。通过 Web Design Museum,你可以一窥 Apple 的发展轨迹,更能够见证互联网从 Web 1.0 向 2.0 迈出的脚步
🍺 转眼间我们到了 Web 2.0 至 3.0 的路口,可互联网不再像千禧年那么朴素、简单。它有很多问题,但也强大到能够连接你我。乐观地面对新技术,偶尔进入 Web Design Museum 回溯过去,也欢迎大家向网站提交你当年的网页截图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Web #internet
📻 Winamp Skin Museum:播放器皮肤博物馆
🔗:Web | About
🎶 Winamp 或许都陪伴了我们 2000 初的成长,它的播放器皮肤设定可能也是个性化的一个开始。查了一下,发现他是 1997 创办的,而在 1999 年被AOL 以 8 千万美金收购
📀 通过这个博物馆,它或许会唤起许多我们对于 Web 1.0 的记忆,不论是 windows xp 的皮肤,马里奥版本的皮肤,还是地狱 style 的皮肤,都让我想起了当时那个充满了绚丽多彩和拟真的设计年代
📇 今天分享一个由 Jordan Eldredge 发起的播放器皮肤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各种皮肤:成龙,黑客帝国,像素花园,马里奥,等等。开发者搭这个网站的初衷是想要提供给大家一个快速搜索和分享这些怀旧皮肤的渠道。整个网站的资料来源于 Internet Archive 收藏多年的素材
🤖 若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关注它的 Twitter 机器人,它会定期发布收藏里面的皮肤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Winamp Skin Museum:播放器皮肤博物馆
🔗:Web | About
🎶 Winamp 或许都陪伴了我们 2000 初的成长,它的播放器皮肤设定可能也是个性化的一个开始。查了一下,发现他是 1997 创办的,而在 1999 年被AOL 以 8 千万美金收购
📀 通过这个博物馆,它或许会唤起许多我们对于 Web 1.0 的记忆,不论是 windows xp 的皮肤,马里奥版本的皮肤,还是地狱 style 的皮肤,都让我想起了当时那个充满了绚丽多彩和拟真的设计年代
📇 今天分享一个由 Jordan Eldredge 发起的播放器皮肤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各种皮肤:成龙,黑客帝国,像素花园,马里奥,等等。开发者搭这个网站的初衷是想要提供给大家一个快速搜索和分享这些怀旧皮肤的渠道。整个网站的资料来源于 Internet Archive 收藏多年的素材
🤖 若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关注它的 Twitter 机器人,它会定期发布收藏里面的皮肤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Internet #Web
🌐 Internet Artifacts:一起走进因特网历史博物馆
🔗:Web
🧑💻 相信大家见过了很多书写 Internet 历史的文章和视频,近期老朋友 neal.fun 做了一个新网站,带我们走进因特网博物馆
👏 博物馆旅程从因特网前身讲起,串起了很多个第一次和里程碑事件。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第一个病毒、第一个网站、早期的文本聊天 / 图片 / 摄像头 / 游戏,还有无数创立于 Web 1.0 时期的著名 / 代表性网页
💡 时间轴横跨 1977-2007 年,可惜那个时候我对因特网的了解还基本停留在 QQ 和 4399 小游戏上。当你一页页翻过去,就好像身在一个博物馆,跟随着时间轴移动你的脚步,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一个个因特网「文物」
👀 或许我们没有足以与之共情的记忆,但能够见证许多现在还在用的知名网站的萌芽时刻,也会邂逅一些当时可以称之为 meme 的网站。让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 The Million Dollar Homepage,或许它直接启发了 Josh Wardle 创办了 Reddit Place
🔌 我记得自己是 07-08 年开始接触互联网,当时正式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前夜。欢迎留言和我们聊聊,你是什么时候接触互联网的!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 Internet Artifacts:一起走进因特网历史博物馆
🔗:Web
💡 时间轴横跨 1977-2007 年,可惜那个时候我对因特网的了解还基本停留在 QQ 和 4399 小游戏上。当你一页页翻过去,就好像身在一个博物馆,跟随着时间轴移动你的脚步,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一个个因特网「文物」
🔌 我记得自己是 07-08 年开始接触互联网,当时正式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前夜。欢迎留言和我们聊聊,你是什么时候接触互联网的!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