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V2ex
看到了一篇文章和一个讨论,很有感触
👉 文章:我们95后,万物皆可分期
👉 讨论:怎么对待“钻研型消费心理”
分期对我们95后是家常便饭,因为很多人还在读书,没有稳定的收入,这个不谈。让我有共鸣的是“钻研型消费心理”
文中说“对于满足基本物质诉求的消费,他们非常注重性价比;对于高情感附加值的消费、更张扬个性的商品,更加舍得花钱。”
在我身上,前者更体现在电子产品。当初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很快乐,奔着苹果买了三件套,买到了也只是开箱即用。我在选择我目前的主力电子产品时没有犹豫,而在购买之后陷入了一个购买配件的怪圈
具体体现在:购买MBP之后,要不要贴膜,要不要买键盘膜,买什么牌子比较好,外设如何挑选,外置存储那种方案比较好
于是为了购买键盘,我研究了键盘的基本组成,了解了什么是配列、什么叫键帽高度、客制化是什么、轴体的区别。为了购买外置SSD,研究了几种方案、做可行性分析、了解了什么是NAND、什么是主控、多层单元的区别...
买东西不再靠眼缘和品牌效应,而要瞻前顾后,只是为了买到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让自己满意的电子产品。老实说很累,了解了一些仅供水贴的知识,俗称“仓鼠症”,当然心仪的电子产品也买到了手。也有人为了性价比而多方了解,极大程度降低成本。很多人就是一边攒钱,一边了解
所以多问问自己,钻研消费对自己到底有没有好处,还是花了时间之后发现仅仅是瞎折腾。同样的时间,花在其他地方,会不会更有价值
我们都是爱钻研的人,从钻研翻墙、钻研买鸡到钻研电子产品,盲目消费在各位的心中是要不得的。但如何去平衡这个度,值得我和大家去思考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看到了一篇文章和一个讨论,很有感触
👉 文章:我们95后,万物皆可分期
👉 讨论:怎么对待“钻研型消费心理”
分期对我们95后是家常便饭,因为很多人还在读书,没有稳定的收入,这个不谈。让我有共鸣的是“钻研型消费心理”
文中说“对于满足基本物质诉求的消费,他们非常注重性价比;对于高情感附加值的消费、更张扬个性的商品,更加舍得花钱。”
在我身上,前者更体现在电子产品。当初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很快乐,奔着苹果买了三件套,买到了也只是开箱即用。我在选择我目前的主力电子产品时没有犹豫,而在购买之后陷入了一个购买配件的怪圈
具体体现在:购买MBP之后,要不要贴膜,要不要买键盘膜,买什么牌子比较好,外设如何挑选,外置存储那种方案比较好
于是为了购买键盘,我研究了键盘的基本组成,了解了什么是配列、什么叫键帽高度、客制化是什么、轴体的区别。为了购买外置SSD,研究了几种方案、做可行性分析、了解了什么是NAND、什么是主控、多层单元的区别...
买东西不再靠眼缘和品牌效应,而要瞻前顾后,只是为了买到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让自己满意的电子产品。老实说很累,了解了一些仅供水贴的知识,俗称“仓鼠症”,当然心仪的电子产品也买到了手。也有人为了性价比而多方了解,极大程度降低成本。很多人就是一边攒钱,一边了解
所以多问问自己,钻研消费对自己到底有没有好处,还是花了时间之后发现仅仅是瞎折腾。同样的时间,花在其他地方,会不会更有价值
我们都是爱钻研的人,从钻研翻墙、钻研买鸡到钻研电子产品,盲目消费在各位的心中是要不得的。但如何去平衡这个度,值得我和大家去思考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Huxiu
我们95后,万物皆可分期
廖洪伟决定去西藏。他为此做了精心设计:从重庆出发,骑一辆自行车,沿途路过康定、新都桥、毛娅大草原、怒江七十二拐、然乌湖,最终抵达西藏。路途一共2600公里,这是他的成人礼。他21岁,在重庆一间大学读书,不久后将毕业,成为一个社会人。在人生转换的时刻,他把西藏视作心灵的支点。像处在这个年纪的许多人一样,通往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