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learnerの自留地
55.4K subscribers
11.3K photos
30 videos
62 files
8.55K links
🆕 不定期推送 IT 相关资讯,欢迎关注!

👥 博客群&投稿群&交流群: @NewlearnerGroup

📩 投稿请私信 @newlearner_pm_bot

🔍 频道内容关键词索引 Bot: @newlearner_search_bot

* 未经授权或标注来源,不得转载本频道内容
Download Telegram
Newlearnerの自留地
#Charging 充电器也要冲击高端市场,小米65W GaN氮化镓充电器评测(AD65G) 今天充电头网为我们带来了小米 GaN 65W 的评测,最近小米动作不断,发布了多款充电头 👉 产品参数: - 三围重量:30.8×30.8×56.3mm/82g - 输出:支持5V3A / 9V3A / 12V3A / 15V3A / 20V3.25A五个固定电压档,支持5-11V3A / 5-20V3.2A两个PPS电压档 - 充电协议:苹果APPLE2.4A、三星AFC、高通QC3.0 ClassB 20V、华为…
#Charging #Teardown

拆解报告:小米GaN充电器Type-C 65W

🛠 此前充电头网背书了小米 65W GaN 充电器的参数情况,并做了兼容性测试。近日他们进一步带来了拆解和评测

🔌 小米65W氮化镓充电器采用的是平面变压器,外侧包裹着铜箔屏蔽层。USB PD快充协议芯片采用赛普拉斯CYPD3174,实现良好的兼容性

🔌 内置了纳微半导体的 GaNFast 氮化镓功率芯片 NV6115 和 NV6117,搭配安森美 NCP51530 和 TI UCC28780 实现高频开关,从而让变压器的体积大幅缩减。同时这款充电器输出滤波采用的是贴片电容,让体积得到进一步压缩

👀 不过目前仍然未知充电满负载温度、波纹和啸叫等情况,据微博反馈可能存在啸叫的情况。大家在购买之前还是要参考其他人的实际使用评测软文(当然首先需要抢的到)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Charging #Tools

💤 通过 pmset 对 macOS 进行休眠管理

Power Manager Setting (pmset) 是 macOS 的系统电池管理工具,通过调整 macOS 的休眠计划,可以达成 “插电响应快,断电用得久” 的目标。

🔨 用法: sudo pmset [-选项] [参数]

🔧 常用选项:
pmset -a: 调整任何条件下的休眠计划
pmset -c: 调整外部供电的休眠计划
pmset -b: 调整电池供电的休眠计划
pmset -g custom: 查看当前所有休眠计划
sudo pmset restoredefaults: 还原所有设置

⚙️ 常用参数:
· tcpkeepalive: 合盖后的网络连接
· hibernatemode: 休眠模式选择
· standby: 设置standby模式
· lidwake: 开盖亮屏
更多参数建议查阅 使用手册

⚡️ 外部供电下的参考方案:

// 120 分钟后进入休眠:
sudo pmset -c sleep 120
// 内存供电,内存镜像不写入硬盘:
sudo pmset -c hibernatemode 0
// 显示器休眠时间:30 分钟:
sudo pmset -c displaysleep 30
// 硬盘休眠时间:60 分钟:
sudo pmset -c disksleep 60
// 开启 standby 模式:
sudo pmset -c standby 1
// standby 电量阈值:35%:
sudo pmset -b highstandbythreshold 35
// 高电量下 standby: 24小时:
sudo pmset -c standbydelayhigh 86400
// 休眠时持续联网:
sudo pmset -c tcpkeepalive 1


👀 建议阅读原文或查阅手册后再进行设置。合理调整,让你的 Mac 用起来更舒服。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Android #Charging

🔌 在刚刚结束的 OPPO 新一代超级闪充发布会上,OPPO 带来了一系列新技术和产品

⚡️ OPPO 125W超级闪充

支持 VOOC、SuperVOOC,兼容 PPS、PD、QC 协议,支持 12.5A 电流输入,支持多极耳技术,双 6C 电芯。转换效率达 98%,并联三电荷泵。采用私有 128 位加密算法,5 分钟可充至 41%

从 PPT 的充电器规格介绍来看,充电器将会支持 125W PPS、65W PD / SuperVOOC、36W QC、30W VOOC

⚡️ 65W AirVOOC 无线闪充

双线圈并联实现大功率无线闪充,5 分钟充入 25%,完全充满耗时 30 分钟,与有线 65W SuperVooc 一致

采用了两片半导体制冷片+涡轮风扇散热的方式,让这套 65W 无线充温度控制在 40 度以内

⚡️ 50W SuperVOOC GaN 充电器

轻约 60g、薄约 10.5mm,仙贝大小(旺旺仙贝打钱)。采用脉冲充电方式和无电解电容设计,向下支持目前所有闪充手机

⚡️ 110W 超闪 Mini 充电器

支持 USB PD、PPS,同时还兼容 QC

👀 可以看到 OPPO 从不同功率和充电方式都进行了充电布局,秉持了快速、安全、持久的理念(看上去)。令人欣喜的是并没有对 PD 进行太大的阉割,同时通过私有协议实现了百瓦级快充

IQOO 和小米的百瓦级别快充也在路上,厂商们经过后摄、屏幕等处的堆料后,今年把目光重新聚集于快充。如何看待就根据个人需求而见仁见智了

即将支持 20W 充电器的🍎退出了群聊,并可能在 iPhone 12 包装中不附赠充电设备。如果确实如此,意味着大家可以用省下的这笔钱,购买快充充电头+ MFI 线材+充电宝三件套了😛

* OPPO 暂未公布新品上市日期和售价

📘 关联阅读:公私合“赢”,聊聊我心中的“无感充电”时代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Charging

📩 接订阅者来稿,他向我们投递了活动征文,讲述他购买爱否开物 1A 2C 65W 氮化镓充电器后了解到产品缺陷,后成功维权的经历

🔌 爱否开物三口 65W GaN 充电器起诉指南

👉 原文:Telegraph

作者在一年前购入爱否开物氮化镓充电器(BS-C915),到手后发现为了防止用户线材问题,USB-C1 口默认关闭了 65W 输出,开启方式为:USB-C1 口使用时,在 USB-C2 口插拔一条线。而今年 2 月之后的批次并无这个设计,与客服沟通未果,作者果断维权

📝 文章概要

- 购买、发现问题及维权时间线
- 投诉和起诉的一些经验教训
- 起诉流程及指南
- 举一反三和事后感想

👨🏻‍💻 作者的话

做好调研和前期准备工作,在互联网法院起诉并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每一步都有短信通知。各位如果购买了爱否的三口 65W 充电器可以试一试起诉;如果没有购买,以后若是遇见类似事件,本文可以作为参考

👨🏻‍💻 主编寄语

首先要恭喜作者通过自己的坚持以及法律武器成功维权!经作者提供,在去年爱否 Bilibili 发布的宣传文章中并未提到上述「默认关闭 65W 输出」事实,因此构成欺诈。一番投诉未果,作者将爱否告上法庭,爱否最终在庭外以「退一赔三」的方式让作者撤诉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出维权不易。12315 投诉调解直接被爱否拒绝,后多次投诉被告知「无质量问题,不予受理」。最后,作者在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爱否,此时爱否却主动联系作者提出愿意赔偿。结局是很好的,作者虽然没有出庭走诉讼流程,但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准备并整理成文

回到充电头本身,它是爱否开物和倍思联名,由倍思代工的产品。官方宣称其是第一款多口 GaN 充电器,但后来大家反映发热巨大、涉嫌欺诈。倍思在对产品的尝试和宣发总是走得很前沿,如 GaN 多口充电头、屏幕挂灯等;但其产品的质量往往令人不敢恭维,其挂灯被后来者小米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我们要提醒大家,在购买诸如扩展坞、充电头等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可靠的大厂产品。不要因为一时贪便宜或者尝鲜,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若某些厂商能够将宣发的精力投入产品,或许也不会有今日这样的风评

🎈 也欢迎更多朋友通过 @newlearner_pm_bot 参与「自留地周年征文活动」,向我们分享你的观点看法、夏日生活、好物推荐、方法论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APPLE #Charging

MagSafe 使用体验以及充电测试

MagSafe 无线充电作为 iPhone 12 系列较为重要的更新亮点,在发布后就极具话题性。但发货之后各大媒体的测试,都告诉我们这款充电设备或许未能达到理想的使用体验,特别是在充电这部分。

实践出真知,我还是希望通过自己使用体验和简单的测试,和大家分享下我对这款产品的看法。

🧑‍💻 使用体验

MagSafe 相比一般的无线充电板体积要小一点,出门带上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而且它的磁吸的效果相当出色,各种姿势都不太容易掉。但这也意味着,单手推开充电板的难度未能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如果是戴上手机壳的用户,推开的难度或许会因为吸力的减少而降低。

⚡️ 充电测试

这次的充电测试我选在了常温的办公室下进行,选用苹果的 20W 充电头。手机从常温且完全没电开始进行测试。在测试到 110 分钟后,因为充电实在太慢了,我手贱放到了冰箱进行了 1 分钟的冷却。但这个操作对整个充电的时间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根本就维持不住 10W 以上的「高功率」充电。

从图表来看,大部分时间MagSafe 充电功率都维持在 5W - 7W 的区间。虽然功率不高,不过每 10 分钟基本都能充进 5% 左右,温度只能算相对温热。但在 110 分钟的时候,充电功率骤降到接近 0W ,后续也有多次出现类似的情况可被观察到。猜测是设备被检测为持续发热过大,需要降低功率等待温度恢复。

110 分钟后,我将手机放入冰箱进行 1 分钟时长的散热冷却。接上 MagSafe 后能达到 14W 的充电功率,但很快又回落到 10W 的状态。又过了 5 分钟,10W 状态回落到 8W ,高功率充电状态结束,时长约 6 分钟。这时的手机发热较大。后续充电基本又恢复到 5W 到 7W 的区间。手机从 0 到 100 充满,使用时间 193 分钟。

💁‍♂️ 总结

MagSafe 解决了无线充电无法边玩边充的尴尬,整个设计也相对美观。通过磁吸设计,未来能带来更多的配件和玩法。可本质上,这还是一根有线充电线,只不过换成了 MagSafe 无线充电板。

在充电这个最核心的功能上,苹果并未给出能回应用户期待的解决方案。在时至今日 4000mAh电池 15 分钟能充满的环境中,实在让人有些失望。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Charging

🔌 JSAUS X sspai life 20W 充电套装初体验

一向致力于“环保”的 Apple 在今年12系的产品中全面取消了充电头和耳机,使得国内厂商在充电头领域大展拳脚。3 天前几硕和少数派联名的 20W 充电套装到了,分享一下自己的体验。

👉 外观:

• 果味浓厚的海蓝主调,撞色黄色,无论从包装还是产品,都十分讨人眼球;
• 磨砂+亮面 3D 圆弧设计,抓握不硌手、不易沾染指纹,质感不错;
• 折叠插脚设计,小巧⽅便携带、放包不易划伤包里物品;
• 手感较轻,减少出门负重;
• 线材较硬,塑料感强,并不是我所喜欢,如果是编制可能更有趣些。
• 赠送的贴纸我给💯,设计卡通有趣,太喜欢了。

👉 充电体验:

• 5V-3A / 9V-2.22A 20W 的最大输出功率实际体验半小时充电 50%,符合设计需求;
• 充电头发热确实较重,但充电后半段随着充电功率的降低,发热也降低趋于平稳;
• 配合 MagSafe 无线充电器,个人体验半小时充电 30% 左右,2 小时 39%→92%,充电头和 MagSafe 温度都在可接受范围(均没有 20W 优先快充温度高,未边充边用),适合作为快充的补充。

👨🏻‍💻 碎碎念:

在各类多口横行,名词堆叠的时代,就单配件而言从扩展坞到充电器,大都以最大性能来作为营销方案、配图为插满各类设备线缆。但实际上体验未必那么好,譬如雷电的多口暗坑和充电头多口发热、功率分配问题。

苹果这次的“环保”行为,直接导致了国内各路厂商参与到了 20W 充电头的竞争当中,各类新品如雨后春笋。几硕作为一款外观果味的产品,照顾到大多数单设备人群,并提供了竞品少见的折叠插脚。但由于涉及到联名定制,在非优惠期间价格也有所上浮,相信一些订阅者朋友也在之前的优惠期间购入了同款

👀 最后,还是很感叹这几年电源适配器的飞速发展,博主也 整理 了一些不同品牌 20W 的体积情况。电源适配器正向着小体积、大功率、多口的方向前进,期待明年的 CES 可以看到更前沿的产品出来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Charging

《CyberCharge 体验:持久性感》

📝 原文:WeChat

🥸 上周,AngryMiao 正式推出了跳票了大半年的 90W 氮化镓充电头 CyberCharge。这是我入手的第三款 AngryMiao 的硬件产品,在体验了一周之后,是时候来分享下我的感受。

🦹 作为赛博朋克主题的产品之一,CyberCharge 在外观上也玩出了不少花样。模块化的定制外壳,细腻的喷砂主体。对充电头这类插上就被遗忘的产品而言,很少有厂商愿意在此基础上花如此多的功夫进行设计。

⚡️ 充电性能方面,CyberCharge 作为闪极 90W 氮化镓的「换壳限量版」,本身硬件跟闪极那款完全一致。收缩式插脚,2C1A 的接口设计,C 口最高支持 90W 输出,A 口最高支持 60W 输出。经测试,同时为 iPhone 12 Pro 以及 MacBook Pro 充电,手机端能跑满 18W 的功率,而 MacBook Pro 在 60% 电量下,能跑到 50W 的功率。完全能够满足日常使用。

🧐 最后再来聊聊 AngryMiao 和他们的产品看法。尽管李楠这段日子来,有争议的言论不少,但基本都还是在营销自己和公司品牌的范围。对于怒喵的产品,我认为他们跟多是想做成像 Nike 的球鞋,或者手办那样,给予用户产品的稀缺感,带动市场翻炒产品价格,在数码产品市场走出一条避免与巨头正面竞争的道路。

可这需要有充分的市场竞争,以及通过产品「破圈」,为其带来社会性的品牌认同感。数码产品的「长尾市场」,是否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还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GaN #Charging

《氮化镓:半导体行业的未来》

📝 原文:WeChatNotion

⚡️ 最近,倍思推出了首款基于 QC5 的 100W 氮化镓充电器。通用快充协议也终于达到了百瓦水平。在充电领域,氮化镓已经成为了不少品牌产品的「标配」。今天,我想跟大家简单聊聊氮化镓为首的第三代半导体。

💁‍♂️ 氮化镓 GaN 其实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在上世纪 60 年代,柯达就开始申请相关的专利文件,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GaN 的研究才开始获得一定的进展。直到近年,GaN 才开始进入民用商业领域。

💪 得益于 GaN 禁带宽度大的特性,使用 GaN 生产的零器件可以做到体积更小、可靠性高、耐高温高压,并且拥有较高的转化效率。这也是 GaN 在电源功率零器件方面倍受欢迎的原因。

👨‍🔧 除此之外,GaN 还在 LED 领域、射频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射频领域,由于硅材料在 5G 领域已经逼近可承受带宽的上限,GaN 的特性正好可以补位硅材料,在射频领域「扛起大旗」。这也是要将氮化镓 GaN 和碳化硅 SiC 一并列入今年十四五规划的其中一个原因。

目前 GaN 最大的问题,依然还是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产品的研发升级,需时较长。目前 GaN 在世界上的头部玩家依然是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安森美等老牌厂商。但在中国目前对半导体行业空前重视的前提下,未来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格局是否会有所改变,还是需要时间进行验证。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App #Charging

🔋 Batteries for Mac · 一览蓝牙设备电量

📎 官网

💡 特点

- 支持苹果全系列带蓝牙功能的设备
- 拓展了 MenuBar 上电池栏目的功能,可以在此看到其他设备的电量
- 支持 macOS Widget 组件
- 支持 Touch Bar 组件
- 可以为不同的蓝牙设备设置电量提醒

🐛 不足

- 连接不稳定
- 非 Apple 设备支持情况差

💰 价格

- 14 天免费体验
- 买断价:46 CNY

👀 使用体验

目前 Batteries for Mac 主要是用于查看 Apple 设备的电量情况,其他蓝牙设备如 Logi 的鼠标是无法查看的

这款 App 需要和被连接设备在同一网络下,iPhone 、iPad、AirPods 可以稳定连接上 Batteries for Mac ,Apple Watch 有失联的情况

MenuBar 的电池功能拓展和设备电量提醒比较实用,但macOS Widget 和 Touch Bar 组件,对于不使用这两个鸡肋功能的我来说,聊胜于无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App #Charging

🔋 Batteries · Apple 全平台电量监控

👉 AppStore

💡 特点

- 支持 iOS, iPadOS, macOS, watchOS 系统
- 提供 iOS, iPadOS Widget 组件
- 可以在任意系统下查看其他系统设备的电量情况
- macOS 端可以设置电量提醒

👩‍🎨 缺陷

- 不能查看 Airpods 设备电量
- 不能自动识别设备型号,需要手动切换设备图片,只提供最新的设备图片
- 设计上细节处理不到位
- 需要联网使用

💰 价格

- 全平台买断价:$3.99 美元

👀 这款 Batteries 虽然能在单设备上查看其他平台设备的电量,但电量同步是通过 iCloud 实现的,因此在无网络的条件下不能正常工作(电量同步也会耗电)

我个人对它粗糙的设计风格有许多不满,它只提供最新型号的设备图片,而且还需要自己手动切换(第一次使用,你会发现全部设备都显示成 iPhone12 🙃),在文字布局上也有许多强迫症接受不了的细节问题,macOS 上目前也没有 Widget

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款能令人直呼 awesome 的电量监控 App;假如你有强烈的在一设备上查看其他设备的电量需求,且全部设备都能持续联网, 可以考虑一下这款工具

📘 关联阅读:Batteries for Mac · 一览蓝牙设备电量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Charging #APPLE

《MagSafe 外接电池体验更新》

📒 原文:WeChat | Notion

7 月下旬,我购入了 MagSafe 外接电池,并在 自留地 分享了相关的使用体验。但由于当时使用的 beta 版系统尚未对 MagSafe 外接电池进行系统适配,在体验上并不完整。而在更新了 iOS 15 beta 4 得到了系统适配之后,MagSafe 外接电池的体验有了相当本质上的变化。所以我独立成文,对这款产品的使用体验进行一次更新。

在得到系统适配之前,MagSafe 外接电池的充电效率可以达到 1 小时充入 30% 左右。但在系统更新后,充电策略和 iOS 14.7 系统的各位一样,被限制在了 5W。在这个功率下,MagSafe 外接电池基本无法在日常使用中有效地为手机充电。边充边用甚至还会出现持续掉电的情况。我在上周的一次短途行程中就因此感到了极度的不安。

另外,根据我的日常习惯,MagSafe 外接电池如果要作为一个 MagSafe 充电器使用,充电效率是能有效提升的。但此时我却需要一个可以支持 20W 以上的充电器,外加一条 Lightning 数据线,那使用 MagSafe 外接电池作为无线充电的意义基本没有。因为作为用户,我完全可以直接给手机有线充电。这点也是在长期使用 MagSafe 外接电池后发现的产品尴尬点。

至于其他体验,和之前分享的也大差不差。在充电策略调整之后,我觉得有必要收回之前的结论(这波打脸真的疼),还是建议如果没有特殊的产品情结,尽量购入常规充电宝为手机进行充电。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Charging

《对话 UIBI 创始人 Allen:个性和品牌认同赢得未来》

📒 原文:WeChat | Notion

👨‍💻 因为今年工作从媒体切换到了上游制造企业,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品牌厂商。而在上个月,我非常开心能和 UIBI 的创始人 Allen 开展了一场对话,更深入地了解这家 2019 年才创立的 3C 品牌的方方面面。

UIBI 并非在最好的时间成立,创始人 Allen ,也并不像李楠或者裴宇一样有着明星科技大佬的光环,所以某种程度上,我觉得他更显真实。在品牌理念,这三家公司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侧重于在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之下,强化设计与个性的追求,希望能通过得到用户认可,推进产品的销量。

🤖 而从线上和线下展会的反馈来看,在 CMF(即颜色材质工艺)层面上下功夫,确实能收获不少消费者的关注。个性化消费在紧接下来的 Z 世代群体中或许会成为主流。但在当下依然以 80/90 后作为消费主力的社会,这种商业模式是否能持续拥有生命力,直到接下来 00 后群体完全成为消费主力,我依然保持怀疑。

不论如何,我仍然对这些愿意在产品上投入大量心思和热诚的品牌,表示最大的敬意。

🥳 最后,一则 抽奖活动 信息:

我购买了一款 UIBI 最新的可乐罐 20W 充电器作为奖品,希望能表达一下对这类品牌的支持。

🤹‍♂️ 参与抽奖方式很简单:关注公众号浮士德,Telegram 的朋友在后台回复自己的 TG ID 即可。8 月 20 日抽一位朋友送出。邮费我负责。

你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你对 UIBI 的品牌策略和产品的看法。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Charging #buybuybuy

🔌 二合一移动电源是充电器也是充电宝

18 年底我从 iPhone 6S 换成 iPhone XR 之后,很大程度缓解了续航焦虑,之前出门必备的移动电源,后来更多是放在包里供稍远距离出行备用,于是我开始尝试二合一移动电源以减轻背包的负担

📱 紫米双模移动电源 6500mAh

我的第一款二合一移动电源,最早的体验就是手机没电的时候给手机充电,如果是去有插座的店里手机充完,移动电源也能补充电,这样虽然本身的容量较小也能有不错的体验

后来我发现最大的用途是在外过夜的时候。不需要额外带一套数据线和充电器给它充电,遇到插座比较紧张的房间就更有价值,而且当手机充完电就能自动给移动电源充电,这样第二天就可以得到充满电的移动电源和手机

💻 紫米双模移动电源 50W 6700mAh

虽然之前那款用了几年还比较满意,但是我一直在寻求更高功率、至少支持 18W PD 的双模移动电源。Anker 给 Apple Store 专供的二合一移动电源功率尚可,但过于硕大,接近 ¥800 的价格也太高。直到看到紫米推出 50W 版的新款双模移动电源才换新

现在外出只需带上它,配合C-C、C-L数据线和一个便携手表充电器,一晚上⌚️📱💻都可以充满,第二天充电宝也是满的可以出门给手机续命

🔋 Anker 二合一能量棒 20W 5000mAh

当时在小米有品看到众筹价 ¥99 就很心动,想着出门揣口袋备用还是不错的,5000mAh 的容量对 iPhone XR 也很够用。到了就发现没图片中那么小,揣口袋多少有点沉,还是适合出门带小包的女生

值得说道的是,作为充电器的话它是贴合墙体的,重心比较稳不容易掉,前两个移动充电宝在插座较松的酒店和星巴克等店铺就没办法用。而且它的外观真的很好看,如果你的包里没有异物,因为它和紫米 50W 那款一样亮面非常容易刮擦

📝 二合一产品的利与弊

就目前我使用的来说,二合一移动电源的问题在于更容易从插座滑落,电池容量也比较小,但就它的便利性来说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问题,我寄希望于 GaN 材料和更优的设计解决这些小毛病

话又说回来这就是二合一产品的通病,它会比单一的产品功能上更丰富,作为单个用途来说又比不上单一用途的产品,取决于你的需求如何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Charging #buybuybuy #APPLE

🔌 Belkin MagSafe 三合一无线充电器体验分享

双十一付完尾款后,我终于拿到了我的白色三合一充电器,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真实体验

🛒 购买理由

正如我在双十一主编买了啥中所说,我在陆续购置了手机、手表和耳机后,发现利用手头充电设备无法为它们同时充电,且更换线缆也比较麻烦。于是想要通过这款三合一实现多个设备一起充电,顺便也能够让我的桌面更加整洁。有主编劝我买多口充电器,但想到设备摆放、走线等问题,我还是拒绝了

💡 优点

- 同时为三个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 官方认证 MagSafe 15W 充电
- 立式设计,便于查看通知
- 走线于显示器后,桌面更加整洁

🤔 不足

- 无法为 Apple Watch Series 7 进行快充
- 没有使用 USB-C 接口进行供电
- Qi 充电识别略慢
- 充电速度得不到保证(充满 iPhone 13 Pro 需 3h+、Apple Watch Series 7 需 2h+,AirPods Pro 尚未测试)

购置这款充电器后,我开始改变对于 MagSafe 的刻板印象。之前只听说它有发热等副作用,但冬天感知并不明显,反而是因为有了一圈磁铁,吸附定位、充电一气呵成。相比来讲朋友的 iPhone 11 就需要反复尝试合适的位置,且无法吸附在上面。这款充电器溢价严重,但我得到的是很好的充电体验。如果你也喜欢简洁的桌面,并且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用于闲暇充电,不妨尝试一下

我并没有测试单设备和多设备的充电功率情况,但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速度确实不在一个档次上,尤其是苹果的有线充电其实功率也并不算高。但它让我每天回家将设备一放即可充电,不再需要从包里掏出线缆然后进行组装连接,也让我能够同时为设备们进行充电。这些是我选择它的理由,而 Belkin 也达到了我的预期。如果你还有问题想要和我交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Charger #Buybuybuy

《便携充电宝体验分享:我们还需要带充电宝吗?》

📝 原文:Notion

👀 在 MagSafe Battery Pack 发布之后,我也一度在寻找合适的充电宝产品,希望可以满足日常使用和出门应急的情况。

😬 目前我手头上常用的,有四款各不相同的充电宝产品。在这里,我希望简单分享一下我的使用体验,同时也和大家讨论一下,我对充电宝这类产品的一些看法。

🔋产品体验:

- 征拓 Super mini
- Anker 能量棒
- AOHi 磁吸充电宝
- SUIDDY 磁吸充电宝

上面四款产品,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便携充电宝产品的不同形态,或者说存在我需要的某几种特性。

对大多数的用户来说,我相信 10000mAh 的充电宝已经是一个底线型的容量选择了。因为手机电池已经越来越大,还做 5000mAh 的容量,手机可能一次都没充满,充电宝就会成为用户的累赘。

🤒 至于磁吸充电宝,我认为它时至今日依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产品。MagSafe 解决了原来无线充电宝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也解决了出门要单独带条线的问题。但磁吸充电宝如果想要小体积,就注定要和电池容量对立。还有至今依然存在的发热问题,经常让我在爽和难受两者间来回横跳。

🤔 虽然各类便携充电宝的花样越来越多,但它们真正面临的问题是,这个市场已经被一小时几块钱的共享充电宝所掌控。

😥 现在,我们哪怕不带充电宝出门,街电、怪兽、小电也同样能满足我的需求。所以第三方充电宝目前单纯从价格上入手,我认为已经很难突围了。更高的整体能量密度,更小的体积,更出色的 CMF,或许才是让我愿意「记得」带一款充电宝出门的原因。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uybuybuy #Charging

📺 闪极 35W 麦金嗒充电器:可可爱爱,只有脑袋

包装盒打开就觉得是真的好可爱,完全没法跟闪极之前的酷炫风格联系起来,让我记起小时候玩过《赛尔号》的卡其色大脑袋电脑,还有在 PPS 上看的《机器人总动员》

😊 外观设计

老实说还是拿到手才能看到这台电脑细节有多精致,棱角清晰,感觉那个小屏幕放《猫和老鼠》也没问题。接上电源才发现这个小屏幕是带LED灯的,四档不同灯光显示充电状态,充满或不用 5 分钟自动熄屏

包装盒也是盖子部分高于底座,开启方便,盒内也有防冲击的海绵垫,拿起充电器下面还有几张贴纸可以换掉出厂的笑脸贴纸,如果觉得还不够个性,还可以下载设计文件自行定制

🔌 充电功率

35W 的充电器对于目前大部分苹果设备都是很够用,这个功率三年内 iPhone 可能都不会超速,用在我的 MacBook Air 上也没问题,MacBook Pro 只要不是高性能使用只补充电量也不错

🏨 使用场景

拍完上面的照片我就迅速把它收进包装盒,生怕弄脏了,平时要用我还真舍不得,不得不说没有随机附送小布袋不太友好

感觉最适合那种酒店里很松的插座,那种插座不能用我的二合一充电头,35W 够用,重量也很轻,而且体积小重心稳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APP #碎碎念 #Charging

💻 MBP ASS 聊聊系列(二):我的充电管理方案和主观续航感受

为什么如此重视充电管理

在分享我的方案之前,我需要先说明一下自己为什么重视充电管理、培养好的充电习惯。我的 iPhone 7 Plus 和 MacBook Pro 2017 都是因为充电习惯不善,最终给自己带来了很坏的体验,并花钱更换了电池

具体来讲,iPhone 7 Plus 的电池日常过放,不到 5% 以下不会补电,久而久之电池健康下降明显;MacBook Pro 2017 则是一直插电,导致电脑在 50%、60% 剩余电量时直接黑屏关机

上班后决心改变自己的充电观念,培养一个相对良好的充电习惯:不过充、不过放、电量富裕时也可进行补电、注意避免充电过热等。我不能说我的方法绝对科学,但首发的 iPhone 13 Pro 电池健康度至今仍在 90% 以上

🔌 如何避免 MBP 一直插电

这个问题或许对一些朋友来讲,不算是一个问题。但我的 MBP 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都长期处于一个插电的状态,出去扫街或是旅行毕竟不是生活的常态,能够提供的循环有限

经过大家的推荐我最后选择了 Setapp 当中的 AlDente Pro,它能做到以下几件事:

① 设定一个电量百分比,达到该电量后停止向电池充电,电脑改为外置电源供电
② 多种场景下实现停止充电
③ 续航模式:设定一个电量百分比范围,在其中循环充放电
④ 校准模式:充满电,放电至 15%,再次充满电并持续 1h,放电至指定百分比(完成至少一次循环)
⑤ 针对 Intel Mac,贴心地推出过热保护功能

有了 AlDente Pro,我可以日常插电并将电池电量维持在 85%,每个月进行几次「校准模式」以便完成电池循环,应该可以有效地缓解电池健康降低的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初次使用最好前往设置打开「自动放电」

🔋 聊聊主观续航感受

买 MBP ASS 之前早已听说其续航强劲的美名,即使我对续航的需求和对重量一样低,但并不妨碍自己为了续航选择了 M2 Pro。使用了一个多月后,觉得新电脑的续航自然比 MBP 2017 强了很多,但远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神乎其神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或许就是我喜欢高屏幕亮度,这块以 500 nit 显示 SDR 内容的 miniLED 屏幕始终处于它的最高亮度。这就导致了虽然负载不是很重,但电脑每小时平均掉电 15-20% 左右

之前扫街后中午到星巴克休息 + 修图,两个多小时 MBP 电量从 85% 掉到了 60% 以下。虽然没有达到我的心理预期,但是绝对堪用了

👀 另一个感受颇深的地方是用 MBP 2017 的 61W 原装充电器给 MBP ASS 补电,时间真的很长,在家用的是 90W 的显示器反向供电,感觉尚可。我能够明白为什么苹果要给新电脑配上 140W 的充电器,电池确实不小;但由于没有找到使用 MagSafe 的必要性,新电脑的原装充电器还全新未拆

👻 最后同样欢迎拥有 MBP ASS 的各位和我聊聊,你的充电习惯是什么,现在电池健康度怎么样了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GitHub情报 #Charging #Terminal

🔌 Battery:专为 Apple Silicon 设计的充电管理命令行项目

🔗GitHub | Releases

👉 Features:

- 通过软件立即接通 / 关闭外置电源输入
- 指定 Mac 电池电量维持在某个百分比
- 指定 Mac 电池电量在某个百分比时接通 / 关闭外置电源
- 提供功能简单的 GUI

👨🏻‍💻 此前和大家聊过我的充电管理方案,也即 AlDente Pro,近期也有群友询问,于是和大家分享这个免费的方案。Battery 的开发者正是因为 AlDente Pro 授权设备数存在限制,才决定开发这个项目

💡 Battery 的 CLI 版本才是功能满血版本,在这里你可以实现 AlDente Pro 的核心功能:指定并维持一个电量百分比,当高于这个百分比时自动放电至这个百分比,当低于这个百分比时则自动充电

👀 如果你对电量百分比自定义有着同样的需求,那么可以试试免费的 Battery,可以通过 Brew 快速安装。正如 这篇文章 所说的,通过一些一劳永逸的手段,我们就可以改善锂电池的寿命时间。虽然我已经购买了 AppleCare+,但还是想做一些「对的事」,所以一直在探索

💯 如果你认为无所谓 / 经常给电池做循环而非一直插电 / 电脑买来就是随便用,我尊重所有人的选择和看法。也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看待我的方案,这些推送并不是要改变你的想法

📘 关联阅读:MBP ASS 聊聊系列(二)- 我的充电管理方案和主观续航感受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App #Charging

🔌 AlDente Pro 发布 v1.22 更新,带来「功率流」功能

此前给大家介绍了 Mac 上控制充电方式的软件 AlDente Pro,近期它更新的新功能「功率流」引发了许多群友的好奇,纷纷问我截图上的软件是什么。于是我觉得自己应该写一个推送,一齐说明

什么是「功率流」

官方在 博客 中解释了功率流 (Power Flow) 的含义和用法,简单来讲:

- 这是一个正在内测的功能
- 旨在用实时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外部电源、MacBook 内部电池和用电的关系
- 当电量达到限定值时,功率流可展示外部电源直接向 MacBook 供电的功率
- 当放电时,功率流可展示电池向 MacBook 供电的功率
- 当充电时,功率流可展示外部电源向电池充电 & 向 MacBook 供电的功率
- 特别的,当外部电源功率不足以满足 MacBook 用电需求时,功率流还可展示外部电源和电池共同向 MacBook 供电的功率

虽然这是一个正在 Beta 的功能,但我认为官方对于场景的思考以及本身的实现已经比较完善

😍 新功能对我有什么意义

① 能够让我一目了然地了解电能的供需关系和实时情况
② 展示了 MacBook 日常的用电功率,并让我了解 miniLED 屏幕开全亮真的很耗电(待机约 15W 左右)
③ 直观反映 MacBook 充电的涓流阶段,充电功率的变化

👀 自从买了 MacBook Pro 16' 2023,我对它的续航一直不是太满意。升级 macOS 13.4 后,个人感觉电脑发热和功耗进一步恶化。或许这和 Apple Silicon 的核心调动策略有关,处理一些小进程也有更多核心同时参与进来

🤔 但我希望 Apple 能够发布更新,让电脑回到 macOS 13.2 的功耗状态,现在的电脑续航甚至不能达到一天。「功率流」从数值层面,证实了这一点。它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不失为一个直观的好工具

📘 关联阅读:

1️⃣ MBP ASS 聊聊系列(二)- 我的充电管理方案和主观续航感受
2️⃣ Battery:专为 Apple Silicon 设计的充电管理命令行项目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uybuybuy #Charging #硬件图赏

🔌 硬糖「小电拼」桌面充电站购买小记

我之前在 新桌面改造 中聊到:我要向桌面充电 Hub 这类单品道歉。一直以为这样做是脱裤子放屁,如今插排远离了我,才意识到它的作用。少对自己用不到的东西指手画脚,可能是目前的生活方式和认知还不足以理解它们

我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当听说硬糖推出新品「小电拼」后,我立即去自费购买了一个充电 Hub 单品。我知道很多朋友对硬糖的营销和这款产品的产品力表达了你们的质疑,但还是希望能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 购买

早在硬糖在 Kickstarter 发布海外众筹时,我就看到了这款产品,并在群里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不屑。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披着好看外衣的小众玩物,如果真要充电为什么不用更便宜、功率更大的插排?

桌面改造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我买的是 2m 的桌子,一共放了两个插排,一个在桌角、另一个在桌底。这就导致我要买很长的线缆,还要忍受直接在桌面穿梭走线的状态,才能给我的相机、无人机等设备充上电

我知道很多朋友推崇三合一无线充电器,我也很早就买了 Belkin 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但夏天室温较高,空调如果不能对着吹,很容易发生过热暂停充电,因而我更加有理由为我的 AirPods Pro 配一根有线充

最后逃不开的还是设计和审美问题,布置好桌面后,我买了一些具有设计感的小物品来装饰新桌面:几张喜爱专辑的像素画、一些电影海报、格言小卡、迷笛八音盒、还有正在路上的日本黑胶杂志。我想你们能够理解我买「小电拼」,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装饰」

于是我在发布后不久就下单了「小电拼」,并于第一批收到了货,最终付款¥398。听说它比较抢手,导致后来购买的批次延期发货了

🔋 简单产品介绍 / 我如何使用「小电拼」

- 模块化设计,由 AC 电源段和充电端口段两部分组成,两段之间由可折叠两脚插头连接
- 插孔最高 2500W 输出功率,端口最多 120W 输出功率
- 采用氮化镓,支持插拔端口不断连其他端口
- 含 2 个插孔,1 个 USB-A、4 个 USB-C 充电端口
- 包装精美(异味较大)、设计简洁美观

考虑到把它作为一个桌搭,我将「小电拼」放在右手音箱边,并没有考虑放到桌子下面。从理性来讲,把这个 Hub 粘在桌板背面更有利于走线,而像硬糖那样的宣传才是不合理的:普通人的桌面往往没有那么大,无法同时放下 7 条电源线和它们对应的设备;即使能放下,桌面也会变得乱七八糟

我的考虑是这样的:在用不到它的时候,一根线缆也不要留在 Hub 上面,让它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桌搭;在相机、无人机等设备需要充电时,连上线缆并将它们放在桌面右侧空白区域;当出去游玩时,只带含充电端口的一段,这样能够少带不少充电头

为什么不用 MacBook / 带 USB 端口的插排 / 扩展坞 / 普通 USB Hub...

扩展坞我觉得可以单独拿出来说,我很喜欢 CalDigit 的扩展坞,但是根本用不上它丰富的接口和功能,因此这个东西对我来讲是昂贵且没有必要的。此外,MacBook 虽有接口,但功率不高,且充电时给设备开机会触发一些与电脑的交互(视频信号输入、存储内容加载等)

其他物品都可以归结为:它不适合放在我的桌面。原因可以有:太占地方、设计一般、没有质感等等。我不忍看大家因为一个 Hub 在网上吵来吵去,因为和许多其他私人问题一样,我们各自有各自的考虑,而且出于一些不愿意分享的因素,不可能把方方面面的考虑全盘托出给陌生人

买适合自己、自己也能够接受的物品,并享受整个过程和它带来的好处,就足够了

🧑‍💻 总结一下吧

我认为「小电拼」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桌充:它设计美观、有着不错的充电体验、轻巧易携带;同时它也发热大、单口功率最大仅 100W,使用场景存在一些官方的错误引导,并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走线问题

但我对本次购买较为满意,因为它:成为我桌面上精美的桌搭,当我需要充电时给我一个选择,能够很好地满足我目前所有的充电需求,购买过程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我最早购买的硬糖产品,应该是那个 30W 的第一代氮化镓充电头。后来受啸叫和夜晚无法关闭的小灯困扰,我将它扔在了办公室。过了近 2 年,新产品「小电拼」横空出世,我不能讲它做得有多成功,但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它实实在在、优雅地解决了我的一个痛点需求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