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learnerの自留地
58.2K subscribers
12.9K photos
36 videos
63 files
9.78K links
🆕 不定期推送 IT 相关资讯,欢迎关注!

👥 博客群&投稿群&交流群: @NewlearnerGroup

📩 投稿请私信 @newlearner_pm_bot

🔍 频道内容关键词索引 Bot: @newlearner_search_bot

* 未经授权或标注来源,不得转载本频道内容
Download Telegram
#Snow #Travel #Life

🏂 Grand Targhee · 北美小众宝藏滑雪场

最近在疯狂滑雪,打算开始分享一些滑雪相关的内容给朋友们

🗺️ 位置

Grand Targhee 位于怀俄明州阿尔塔市(Alta)距离滑雪胜地 Jackson Hole 42 miles 远,从盐湖城市区开车前往大约需要 5 小时

❄️ 雪质 & 地形

- Grand Targhee 以其优质的粉雪而闻名,年均降雪量达500英寸
- 主要依赖自然降雪,人工造雪较少,雪质极佳
- 雪道主要是中高级道和开放雪道,全山可滑,只要你找到路!

🧑‍💼 餐厅 & 服务

- 由于是小雪场,餐厅可选食物只有汉堡和披萨
- 工作人员非常友善,会主动告诉你今天哪里雪好,哪里好玩
- 高级教练较少

🎿 人流

- 相比邻近的明星雪场 Jackson Hole,人流量明显较少
- 周末和假期人稍多,但几乎不会排队等缆车
- 雪道宽阔,人均雪道面积大,很适合新手畅滑

🚗 停车

- 免费停车场,距离缆车站步行5-10分钟(吊打各种大雪场的昂贵停车费)

💵 价格

Grand Targhee 24-25 不包含在 IKon / Epic Pass 内,需要单独购票
- 全日通票:$170
- 雪季通票:$1,669

🎄 个人评价

Grand Targhee 虽然是一个地区小雪场,但因为人流量较少,人均雪道面积更大,所以整体体验比大雪场要好很多!交通不便和吃饭只有土豆是硬伤(这个地方就是产土豆的),比较适合硬核滑雪选手。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你喜欢的冰雪运动和滑雪体验!近年冰雪运动非常火,但大家记得要安全第一!衣服穿够!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Food #Life

🍊 扬州美味推荐——万象汇梅果

📍 Ameigo梅果·云贵川bistro(扬州万象汇店)

💰 价格:人均 ¥120
🅿️ 停车指数:★★★☆☆
👍 推荐指数:★★★☆☆

梅果是一家少数民族风味餐厅,主打云南、贵州特色菜。店内装潢民族风情浓厚,菜品以香料和辣味为主,适合想尝试异域口味的朋友。不过,这里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用餐高峰时段排队时间较长,建议非高峰时间前往。以下是几款招牌菜的详细评测:

🐟 洱海手撕海鲈鱼


💯 推荐指数:★★★☆☆
这道菜采用油炸后凉拌的方式制作,海鲈鱼表皮酥脆,鱼骨也因油炸变得可以咀嚼,搭配柠檬、香菜和多种香料凉拌,整体风味清爽且层次丰富。柠檬的酸香和香菜的独特气味提升了鱼肉的鲜味。然而,由于海鲈鱼刺多肉少,吃起来稍显麻烦,适合喜欢细品的食客。

🍋 西双版纳柠檬舂鸡脚

💯 推荐指数:★★★☆☆
这道菜的酸辣风味非常符合西双版纳的特色,鸡脚筋道,但调味不够入味,酸辣程度略显平淡,整体口感普通。适合想尝试特色凉菜的朋友,但可能不算惊艳。

🍖 黔南蘸水牛小串

💯 推荐指数:★★★★☆
炭火烤制的小串,搭配贵州特有的蘸水辣酱,牛肉外焦里嫩,咸辣适中,风味十足。虽然分量偏少,但口感和风味都值得一试,是整顿餐中表现较为突出的菜品。

🌶️ 干山辣椒炒牛干巴

💯 推荐指数:★★★★☆
牛干巴的干香与干山辣椒的香辣碰撞出浓郁的风味,辣度适中且层次丰富,非常适合配饭。牛干巴肉质紧实有嚼劲,是一道地道的贵州风味菜。不过因较重口味,可能不适合清淡口味的食客。

🐓 黔南糍粑辣子鸡

💯 推荐指数:★★★☆☆
不太正宗的贵州糍粑辣子鸡,口味鲜辣,鸡肉也非常入味,但是分量小,糍粑辣椒的香味不足,没有太大让人想配米饭吃的欲望。

👨🏻‍💻 碎碎念
梅果餐厅整体菜品具有少数民族风情,但菜品口味表现参差不齐。价格偏高,加上排队时间较长,体验感可能会打折扣,整天装修非常漂亮,适合尝鲜打卡拍照。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Life #years

🗓 2025 年年历个人向推荐

🌠 转眼就要送别 2024 年了,今年是「丰盛」的一年,很感谢有「麦当劳周历」的陪伴。年底将至,让我们为自己挑选一本新年历,一起跨年吧!下面是一些个人喜欢的文创年历推荐

📅 豆瓣电影日历 2025

豆瓣一年一度的日历依然是每个影迷的第一选择,今年他们依旧选择了蓝、绿、红的三基色:天青、松绿、绯红。今年没有做版本上面的区分,而且每一本都附赠了一套荧光贴纸

日历每日推荐一部豆瓣高分电影,搭配经典剧照和台词,内含正版授权影视剧照,今年更升级为大画幅。在每日收获一部精彩影视作品的同时,我们应该感谢影视作品带给我们的欢乐、泪水、思考、陪伴。此外,豆瓣今年还推出了 戏剧周历

🛒 同类日历:知乎好问 | 摇滚日历 | 黑胶日历 | 老友记日历 | 美国国家地理:万物珍奇日历

📅 即刻周五日历 2025

周五是工作和休息状态的一个过渡点,意味着你马上就要全身心投入到享受周末中了。不过今年我不像去年一样,在各个群聊高喊「周五来了」,而是用实际行动迎接它:摸鱼、刷车、早退。不早退的周五不能称为我的周五

作为「打工人」,我认为夜晚和周末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没有夜晚就没有生活”,“周末是理想生活的浓缩”

2025 周五日历延续了「即刻黄」的主色调,精选纸张和顶部胶水,好写、好撕、更好看;功能上,焕新使用像素点阵图案、网格+横线内页设计,让大家可以正面看日期、背面写计划

「周五」日历页选用了区别于其他日子的黄色,同时辅以精心挑选的背景。日历主要内容来自过去一年即刻社区内即友们灵光乍现的动态,实现了社区共创。此外,还有许多特殊日子:二十四节气、果果日、程序员日、即刻日……日日是好日

🛒 同类日历:发疯日常

📅 设计、生活向

企鹅日历
你今天真好看
一朵苗 Aura 年历 2025
线条小狗
国誉 2025「新日本日历」

可惜今年 yokoego 和 明写館 都没有推出自己的年历,因而今年没看到特别满意的「艺术摄影」年历,欢迎大家向我推荐

📅 两本已经售罄的日历

麦当劳 2025 年历

今年麦麦的年历开售时间蛮早的,连续发售 3 天,限量 5000 本。我真的很喜欢 2024 年的麦麦周历,手绘 + 麦当劳文学陪伴我度过了每一周,于是果断买下了 2025 年的

和 24 年不同的是,25 年的被做成了「月历」的形式,我不再需要每周翻动它,也少了很多互动的机会。内容上,麦麦围绕了「麦麦农场」这一主题,每个月都有一些「接地气」的绘画

拿到手后,发现日历做工真的很精美。从牛皮信封中抽出,就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将它折叠、站立摆放,很具观赏和收藏的价值。此外,麦麦还送了一些明信片,正好可以作为我写给朋友们的新年贺卡

从个人情感上,我还是更喜欢 24 年的年历多一些。它骚话很多,简单的绘画有时候让人捧腹大笑,每周都需要翻一页,更好地感受时间的流逝。但不管怎么说,麦麦年历每年都有新变化,这也是一件好事情

唱片店图鉴 2025 月历版

这本以唱片店为主题的月历是 B 站 UP 主番番老师和南京黑胶群聊的朋友们一起做的,我们见证了它从设计到定金再到成品发货的过程。价格不算便宜,但拿到手后很开心

25 年年历以「国内唱片店」为主题,介绍了上海、北京、武汉、杭州、长沙、香港、广州、成都等地的知名唱片店。年历配上番番老师的爱猫「毛毛」的形象,每个月带大家走进一家唱片店,感受它的特色和形象

目前应该已经售罄且不再印刷,但我不清楚是否还有群友交完定金但拒绝支付尾款,或许可以在 B 站私信番番老师捡漏

总之,我今年的日历组合最终是:麦当劳月历摆在桌面 + 唱片店主题阅历挂在墙上

👀 受限于篇幅,就介绍到这里。往年推荐的日历仍有更新,可在「关联阅读」中回顾,我们尽可能每年推荐几种有趣且不同的年历

🍔 这几年我买的都是「麦当劳日历」,22 年是挂历、23 年是台历、24 年是周历。后来才明白,年历还是要买日历或者周历才好,只有在不断的翻动中、厚度的变化中,你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时间的流逝

❤️ 更多的时候买一本新年年历,只是为了带上一个好心情、制造一份仪式感来迎接新年。日历会成为很多人的桌面摆件,即使没有翻过几次,它们也默默陪伴我们度过了一整年

💬 欢迎分享你为 2025 年选购的年历,欢迎晒图!

📘 关联阅读:

1️⃣ 2022 年历推荐
2️⃣ 2023 年日历不详细推荐
3️⃣ 2024 年年历个人向推荐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Photos #Life #years #buybuybuy #硬件图赏

📷 记一次 2024 年胶片相机拍摄、冲洗历程:开「时间盲盒」真快乐!

我清楚地记得三月底的时候看了今年的第一场 Livehouse 演出,之后没过几天,得知了麦当劳要和富士联名推出一款限量的「一次性胶片相机」。作为麦当劳周边全收集爱好者,自己当然不能错过

虽然今年有许多抢不到演出门票的不愉快经历,但麦麦似乎特别眷顾我,每次买它的周边都异常顺利。于是这个橘色的一次性相机就来到了我的手上,我也足足花了一年时间,才把这个含有 27 张照片的胶卷拍完

冲洗之后看到照片,兴奋之余也有许多回忆和情感,和大家一起分享

⚙️ 一次性胶片相机参数

• 相机型号:富士 1976 一次性胶片相机
• 拍摄张数:一卷 27 张
• 镜头 32mm f/10
• ISO:400
• 是否有闪光灯:有,建议 1-3m 内使用
• 胶片型号:C400 135
• 冲洗工艺:C41 彩色负片

📸 使用方法

① 过片:准备拍摄前,先将位于右侧的拨轮向右波动,直到无法拨动为止
② 判断是否需要打开闪光灯:由于 ISO 为 400,在昏暗环境下,尤其是需要人像拍摄的场景下,建议开启闪光灯;户外等存在高光的场景一般不需要
③ 看取景器:从取景器可以观察到大致的取片范围,但根据客服的说法,它不是完全的「所见即所得」,需要大家大致评估
④ 按下快门:按下后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反馈,但可以看到剩余张数的数字变化了

拍摄下一张胶片时,重复这个过程就可以。由于是第一次拍摄胶片相机,我对于构图本身也把握地不够好,尤其是不清楚是否「所见即所得」,让人有些担心成片效果

🎞 冲洗流程

作为一个还没有入门胶片的外行,我当然没有条件自己冲洗。考虑到是富士的胶片相机,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富士自家的冲洗服务。也有一些好朋友推荐我去线下冲洗,比如金陵银盐馆,为了稳妥我还是选择了官方

于是最终花费 100 元左右,通过淘宝购买了一个官方的冲洗套餐,并把一次性相机寄了过去。套餐包含了冲洗 + 数字化 + 打印成实体 + 寄回,大概等了 2-3 天,胶片和照片就分批次寄回了

虽然小时候在家里见过许多胶片(一般叫底片),但这是我第一次摸到自己按下快门的胶片,也第一次看到胶卷外壳。C400 135 冲洗出来之后,底片颜色淡淡的,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浓烈,更无法和「反转片」相比

但实体照片给我的感觉很惊艳,拍摄风光有着自己很浓烈的色彩风格,会稍微偏绿一些;拍摄人像(配合闪光灯)的效果让我们十分惊讶,真是好到无法形容

☺️ 一些感受

拿到这个相机后,初春时节,我带着它去常州开会。忙里偷闲从张国荣展走出来的时候,看到旁边就是一家麦当劳,于是拍下了第一张照片

后来它随我辗转了许多地方,淮安、扬州、无锡、徐州、合肥......当然,大部分照片都是在南京拍摄的。实话实说,在这些照片冲洗出来后,除了人像的部分,我已经不太能够想起当时拿起相机的视角和心情了

原来去年所说的「我讲起每张照片的故事如数家珍,甚至能回想起拿起相机时的气温和心情」,是自己旅行回来之后花费精力调色,后来又反复回看、分享,才得以实现的。一张照片,如果你拍完后不去翻看、不去与它建立连接,会很快将它遗忘

但这也给了我们「开盲盒」的喜悦感:我们看到了坐在咖啡店里请路人帮忙拍摄的人像照片,看到了中山陵音乐台充满活力的夏天,看到了别人帮我拍摄的、但被手指头挡住的「独特人像」,还有一些过曝的和在记忆中被抹除的画面

胶片的魅力就在于:当你完成一次拍摄,需要小心按捺住立即查看的喜悦冲动;只有当一卷拍摄完成,打开归档大门的钥匙才交到你手上;忘记的、铭记的,美好的、难过的、完美的、遗憾的一切向你奔来,用一张张底片证明这些瞬间真实存在过

去合肥看陶喆演唱会的时候,相机怎么也过不了安检,自己感到十分遗憾。好在还带着这只一次性胶片相机,通过手检的方式让我进去了。我们用除手机外,这个唯一带进场的「拍照」设备,记录下了一些难忘的演唱会现场瞬间,也让这卷胶卷圆满地画上了它的句号

当拨轮再也无法拨动,我脑海里第一次有了「今年快要过完了吧,是时候做个倒带重映了」的想法。这个小相机已经完成了它为期一年的记录使命,我也应该好好回顾 2024 这个「丰盛」的一年,给它进行冲洗、归档了

❤️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写下了这些文字,并用 #years 来标记它们。自己到底会不会继续深入玩胶片?我也不知道。但正是迈出的这一小步,在年底到来之前,馈赠了我们如此特别的「复古」回忆,这样就足够了

📘 关联阅读:

1️⃣ 记一次 2023 年摄影集制作历程:总体顺利,但也有许多小烦恼
2️⃣ 记人生第一台微单相机 —— Sony A7M4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Design #Life #GitHub情报 #Browsers

🎨 Artab:让有史以来最好的艺术作品出现在你的新标签页

🔗GitHub | Web

🏷 此前也介绍过许多浏览器 New Tab 新标签页的项目,他们有的是每日一图 / 一句话,有的可以自定义各个组件的内容,还有的可以帮你管理书签。此次沉浸式翻译开发者 Owen 带来了更为「优雅」的 Artab 项目

🎭 Artab 项目的 Slogan 是「让有史以来最好的艺术作品出现在你的新标签页」,配合适当的背景图片,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在美术馆看展的感觉。在摄影方面,今年我也更加大胆地使用暗角,来淡化环境、突出主题

👀 目前我还在用 19 年介绍过的 Ataraxia 标签页,原因无他,简单、每天都能看到新的 Bing 壁纸。而 Artab 则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同类佳作,欢迎大家安装使用。通过不同浏览器打开官网,即可看到对应安装链接

📘 关联阅读:

1️⃣ Scene Tab:简约美观的 Chrome 浏览器新标签页
2️⃣ Howdz:支持完全自定义配置的浏览器起始页
3️⃣ SUI2:开源的起始页 Startpage 工具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GitHub情报 #macOS #APP #Life

💡 EasyYeelight:支持 Yeelight 灯具控制的第三方 macOS 应用

🔗GitHub | Dowload

👉 Features

- 体积小巧,操作简单
- 支持对灯具的开关、亮度、色温进行简单控制
- 支持设置主题环境、命名灯具等其他功能

🛋 Yeelight 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灯具品牌,了解到它是因为多年前它为小米屏幕挂灯进行了代工,后来发现自身品牌的屏幕挂灯质量也不错,抽奖送出去过一些

👀 自己在用 Benq 的屏幕挂灯,但一直因为它不支持互联互通感到遗憾。相比来讲,Yeelight 的灯具提供了丰富的协议,包含 Wi-Fi 协议、HomeKit、Matter 等,能够让我们进行远程控制,无需找到物理按钮即可操作

👍 今天介绍的 EasyYeelight 是 V2EX 网友自行开发的一款小体积自用 Yeelight 控制 macOS 应用,你可以通过它简单地控制家中的 Yeelight 灯具情况,很适合我这种长期面对电脑屏幕的人群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Life

🚊 2024 春运购票日程 & 抢购建议

📢 从明天(12 月 31 日)开始,大家即可开始购买春运首日(1 月 14 日)的火车票

🕒 春运时间:从 2025 年 1 月 14 日(腊月十六)开始,到 2024 年 2 月 22 日(正月二十五)结束,共计 40 天

🌟 购票渠道

1️⃣ 非线下:包含 12306 网站、12306 手机客户端、第三方客户端和 95105105 电话购票,开放时间是每日早上 5 点至次日凌晨 1 点

2️⃣ 线下:包含火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和代售点购票。中国铁路网站和 APP 上也推出了“候补购票”功能,最晚截止时间不晚于开车前 20 分钟

😉 购票建议

• 根据出行日期,确定放票日期
• 查询拟出发车站对应的具体放票时间,查询方式为:打开官方 App,依次进入「全部应用」、「出行向导」、「起售时间」功能
• 在放票当天起售时间,提前 5 分钟登录官网或 App 端,使用浏览器购票可打开自动查询下单
• 若瞬间显示无票,则大概率区间限售,可往出发站前、到达站后多买几站
• 若未抢购到车票,第一时间提交车票候补,多人出行建议分别候补
• 若未能成功候补,如不顾忌个人信息泄漏风险,可使用第三方软件「双通道抢票」抢候补
• 临近发车、候补购票截止兑现后,优先推荐官网自动刷票,也可尝试第三方软件抢票
• 若时间充裕,可有选择地避开学生流等密集出行时期

⚙️ 抢票工具

py12306:开源工具,但长期未维护,希望作者近期及时跟进
订票助手.NET:维护积极,基于 .NET 构建的订票助手
12306 Bypass:支持自动抢票、自动抢候补、自动识别验证码,支持多天、多车次、多席别、多乘客等功能

👀 自 12 月 15 日零时起,铁路 12306 手机客户端推出春运期间学生、务工人员专区预约购票功能,符合条件的旅客朋友可通过 12306 手机客户端专区预约购买春运期间往返火车票

🎧 旅途漫长,一副耳塞或降噪耳机可以给你带来更好的休息体验。降噪耳塞分为海绵、硅胶与蜡丸等材质,可根据个人偏好选择不同的类型。根据主编体验,佩戴感优秀的安耳悠 Soft 系列和实惠的 3M 1100 均可

😷 此外,各种流感盛行,还要做好出行的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也可以提前准备一次性消毒湿巾、一次性床罩等物品

🏮 大家还可以参考中国铁路给出的春运购票日历,希望大家能够顺利订到驶向 2025 春节的票!

📘 关联阅读:春节火车票抢票经验总结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iOS #APP #Life

🏠 HomTodo:轻松规划家中大小事务

🔗App Store

HomTodo是一款支持多人协作的家务处理 iOS App。 让您定制一个个性化且切实可行的清洁和计划。它旨在帮助您找到最佳平衡,提供一个轻松无忧解决方案,让您的居住空间始终保持整洁有序。

我们的生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半是忙碌的上班生活,另一半是在家中度过的时间。上班是为了赚钱谋生,而在家中我们可以休息和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

尽管如此,居家过程中依然有很多琐事需要处理,如何合理地规划需要花费很多心思。此外,当您和室友或家人一起生活时,家务的协作也尤为重要。家务不应该由某些人默默承担,共同分担这些任务可以更好地维持生活的和谐。

🧠产品设计思路

通过分析家务管理场景,将家庭任务分为日常性和周期性两类,涵盖从每日到每月不等的执行频率。针对任务追踪难度大且需要家庭成员协作的痛点,采用 iCloud 作为解决方案,既实现了数据同步与多人协作,又保护了用户隐私。

功能列表

🏠居所列表,你可以创建一个多多个居所所有的规划和任务都在居所内发生;
🧭创建规划,循环任务或单次任务,可分为日规划,周规划,月规划;
📈任务面板,任务分为:今日任务,即将到来的任务,归档记录;
🔔提醒功能,任务规划时可设置提醒的时间点,防止漏掉;
📧分享居所,通过居所分享功能实现多人协作模式;
🔐数据备份&同步,我们会把用户数据同步到iCould,方便设备的迁移;
🧐规划概览和任务面板,你可以整体查看到居所的规划分布和任务进度情况,在协作模式下你还可以不同用户的任务完成统计;
🧑‍🧑‍🧒支持家庭共享,一个家庭只许购买一份即可;
🚀新增两个小组件:规划面板小组件和任务进度小组件;

重要提示

多人协作依赖iCloud支持,一定要保证用户的iCloud空间可用,如果您无法分享或者无法参与协作请先检查iCloud空间是否仍有剩余;
在分享居所时你可以通过iMessage, 邮件,备忘录,事项提醒等多个Apple自带的应用分享iCloud链接,但是如果分享到了第三方App(X信,某书等)可能无法正常打开;

后续功能计划

> 基于您的反馈进行功能迭代!🫡
> 规划模版, 内置一些常用任务模版,方便用户创建规划
> 更加详细数据分析

🎁赠送永久版本的兑换码(20 枚)

目前我们一些赠送永久高级版的兑换码, 如果想要领取的朋友可以,发送邮件 [email protected] 领取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Photos #Life #buybuybuy

📷 记一次 2024 年摄影集制作历程:宝宝龙,我爱我的车

有了 去年 制作相册的经验,今年 12 月我就跃跃欲试。只是没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摄影永远在继续,所以急不来。在一月大病初愈的这些日子里,我终于挑选了能够代表自己 24 年的 350 张照片,并且把它们装进了相册

🛒 方案选择

和去年一样,今年我依旧选择了富士的方案,大家可以移步去年的帖子查看细节。总体来讲,富士彩印给我的印象很好,印刷速度很快、售后也较为负责

不过今年价格有所上涨,去年的价格是 220元 / 200 张 6 寸照片,今年价格是 127元 / 100 张 6 寸照片。官方也取消了 200 张的套餐,只能 100 张一买。我咨询过家里有打印机的朋友,相比来讲目前富士的单张价格依然是有优势的,也就不计较太多了

由于 24 年拍了太多照片,今年提高了相册容量的上限,从去年的 230 张到今年的 350 张,因此我需要一个更大的相册。最终还是选择了去年的相册品牌 NCL 下面的 500 张 6 寸插袋式相册本,每一页可以插入 3 张横拍照片 + 2 张竖拍照片

我还仔细统计了今年精选照片的横竖比,大约是 5:2,有些可惜没有接近于 3:2,这意味着有十几页只有横拍照没有竖拍照了

💡 定制流程与变通

① 在淘宝富士官方冲印店下单(其他平台也可)
② 根据订单号进入官网进行照片定制
③ 上传照片并进行编辑(裁切等)
④ 提交设计并交由工厂印刷、快递发出

本以为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会做得更好。没想到按照顺序在 Finder 里面建立文件夹排列好之后,在上传的时候发现预览框里面的顺序全乱了,怎么排序也弄不好,macOS 最无用的一次

后来索性直接不管排序了,先把 350 张照片上传印刷,拿回来再排序。事实证明这样很有效,你可以多线程上传,塞满 100 + 100 + 100 + 50 的套餐。对于那些大小超限的照片,最后通过按钮一键筛选后统一处理,重新上传

简单归纳一下今年的变通:

① 不再排序,反正上传失败也会干扰顺序
② 多线程上传,省时高效
③ 上传失败照片,统一筛选处理

花了一小个上午完成了这件事,没想到下午工厂就已经打印完毕送顺丰了,赞美自动化工厂

😹 美丽的误会

还记得去年发现工厂给我漏印了两张照片,自己感到十分不快,最终要求补印。今年在等待照片寄过来的时间里,又翻看起了去年的相册。结果看到喜爱的照片拿出来端详的时候,发现它后面还粘着另一张照片

又气又好笑,自己连数照片都捻不开了,在银行干肯定会被辞退吧。突然感觉去年富士真的太好了,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还要忍受我的无理取闹,给我免费印了两张照片。对不起富士!

没有选择精美礼盒的包装,快递寄过来的时候就是一个信封,好在没有遇到弯折的情况。照片拿到手,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数了一下张数,最后发现丝毫不差、如释重负

📦 归档 2024

看着文件夹中照片的排序,把数字照片和胶片照片一张张往相册里面装,我花了 3 个小时才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在归档的过程中,我意识到 24 年不仅是「丰盛」的一年,自己的记性也越来越差了

如果不是之前在电脑排列好了时间轴,我很难相信某些事情是发生在某月或者某个季节的。这一年有太多的旅行、看了太多的演出、拜访了许多城市,彻底搞乱了我脑子里面的时间线,只能通过照片来辅助回忆了

在去年的年度文章中,我提到:相信「记录」的力量,24 年的这本相册就是最好的例子。或许有一天我们的记忆都会模糊,或许将来我们不再拿起相机,或许从某个时刻起我们会忘了摇滚乐。但每当找出相册,细细翻阅,曾经珍视的一切就会毫无保留地重新奔向自己,那是我们认真活过的证明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Food #Life

🥙 THE PIG & THE LADY :创新越南料理

📍東京都渋谷区恵比寿南1-4-15 恵比寿銀座クロスビル 2F

本次品尝的餐馆是是美国夏威夷檀香山最受欢迎的越南餐厅,于2019年开业于渋谷区恵比寿。店主兼主厨是越南人,从纽约学校毕业后,在夏威夷五星级法国餐厅晋升为副主厨,并开设了第一家THE PIG & THE LADY,主营越南风味的现代美食。

🫔生春巻き(图一)

春卷是第一道前菜,透明的面皮稍硬,包裹着丰富的馅料,内含新鲜的蔬菜、香草和米粉,色彩搭配鲜艳,红辣椒片点缀其上。香菜和莳萝的加入不仅提升了视觉效果,还为春卷带来了清新的草本香气。搭配越南甜辣酱,酸甜适中,能很好地平衡春卷的清爽口感。

🐔アンドリューのフライドチキン(图二)

风味炸鸡,曾经出现在《岚的大挑战》节目中。这道炸鸡在外观上就显得金黄酥脆,令人食欲大开。实际品尝起来也非常好吃:油炸火候正好,鸡翅外皮也十分酥脆。香脆的炸葱片和新鲜的香草叶既增加了清爽感,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口感对比。

🍤グリルドシュリンプ(图三)

烤虾,是三道前菜的最后一道。烤虾从味道上来说中规中矩,但胜在个头较大,肉质也较为饱满,无功无过的菜品。

🍖グリルドポークチョップ (图四)

主菜是烤猪排,搭配卷心菜解腻。烤猪排呈现出诱人的焦香外皮,肉质多汁且富有弹性,顶部淋上了香草酱,增加清新的层次感。旁边的炭烤卷心菜是本菜的亮点之一,外层微微焦黑,带来独特的烟熏风味,上面浇了一点苹果汁,整体味道更进一步,嫩滑而带有苹果香气。底部的扁豆作为配菜,提供了丰富的口感和营养,整体搭配均衡,既有肉类的满足感,又不失蔬菜的清爽,是一道健康且充满风味的主菜。

🍜牛肉のフォー (图五)

主食部分越南米粉三选一,我选择的牛肉米粉。这碗米粉是比较经典的越南风味,汤底清澈而浓郁,散发出牛骨熬煮的香气。米粉晶莹剔透,柔软而富有弹性,与汤汁完美结合。牛肉切片薄而均匀,浸泡在热汤中保持鲜嫩,入口即化。

配料方面,新鲜的香菜和青柠片为整体增添了清新的草本香气与微酸的提味效果。洋葱丝和豆芽点缀其中,增加了口感的层次感。青柠的加入不仅提升了风味,还让汤底更加清爽。

💡总结

本次晚餐品尝的是 5800 日元的套餐,饮品单点,两人总计 12800 日元,人均 297 元人民币,在东京属于中下消费水准。餐厅就餐环境较好:餐具使用了恵比寿的日本餐具品牌,大概 200 元人民币左右一个;前菜与正餐、甜点流转期间更换餐具也很及时;桌面上的小夜灯搭配吊灯也很好地营造了就餐氛围感,装修也比较有格调。

菜品从 2020 年开始就基本没有革新,属于定番菜品,但味道不错,尤其是对越南菜的再创新部分,擅长使用亚洲调味料和越南本土菜相结合,再加上实惠的价格,对于不经常品尝越南菜的人群来说非常值得推荐。

同步发送于浮生东京 @LifeJapan

频道: @NewlearnerChannel
#Life

🎿 日本白马滑雪冲粉

春节时间去了白马滑雪,滑到了大粉雪,在这把我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去白马?

我平日里都是在美国滑雪,趁着回国的机会就想去日本滑一下,感受 J Powder。一开始考虑的是北海道,但那里酒店,机票溢价过高,我定的时候连旅馆都订完了。偶然的机会看见了白马地区,作为以前的冬奥会举办地,雪场质量、配套都有保证,又临近东京,坐国际航班也比较方便。

🏔️ 白马地理环境

白马(Hakuba)位于日本长野县(Nagano)西北部的北阿尔卑斯山脉(Northern Alps)之中,距离东京大约3-4小时车程。这里因其优质粉雪、丰富的滑雪场以及温泉资源,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滑雪胜地之一。

白马村的海拔约700米,而滑雪场的山顶一般在1,500-1,800米之间。相比中国新疆的滑雪场,白马的气温相对温和:

- 山底:通常在 0°C 至 -5°C
- 山顶:大多数时候处于降雪或起雾状态,气温约 -5°C 至 -10°C

白马位于日本海一侧,日本海季风带来的湿润空气在北阿尔卑斯山脉遇冷,形成了极细腻、干燥的粉雪,极受滑雪爱好者喜爱。

越靠北的滑雪场降雪量越大,最北边的雪场2025年累计降雪达9米,目前雪深约4米。

白马周边分布着近10个滑雪场,适合不同水平的滑雪者。此外,当地还有温泉,滑雪后可享受舒适的日式温泉放松身心。

🏎️ 交通

公共交通有大巴和新干线。公共交通主要分为几段,机场到白马,白马镇上到雪场里。听说白马镇上到雪场里的公交非常拥堵,需要站着。如果你是从南边出发,到最北边的雪场,可能需要 30-60 分钟。从雪场回来也需要提前在大巴站排队,不然可能挤不上 30 分钟一班的大巴。

除了公共交通就是租车了,我这次选择了 Times 租车。他们提供了一辆 SUV (Toyota Yaris Cros) + 雪胎,一天大约 ¥450。满油可以开 500KM,一箱油 ¥180。 在白马呆了 4 天,加上白马东京机场往返的一趟,一共花了 2 箱油。除此之外便是 ¥610 路费。

我用美国驾照换国际驾照,第一次在日本开车,有几点让我比较惊奇。

- SUV 比较小。即使放下后排座椅,也无法笔直的放下雪板,需要斜着放
- 道路比较窄。高速上大部分时候双向四车道。到了乡间小路,道路两边是雪墙,双向两车道。大晚上没啥路灯,看不见地上的标线,需要自己感受和对向车流的间距
- 路边有时竖着“最高限速 80”,但不少车辆的速度让人感觉日本高速似乎不限速。在某些路段,例如从东京前往机场,仍需严格遵守限速,尽量控制在超速 20% 以内,否则可能被警察拦下
- 一些奇怪的规定,例如轮毂卡了路牙子需要报警出保险。违规停车的罚单需要前往警察局

日本雪场的停车场虽然比美国小得多,但出乎意料地够用。可能大多数人选择了公共交通吧。雪场八点半开门,九点半到达时仍有少量空位。

🏂 雪场

日本的几个雪场雪质佳,不冰,但山势较小,Lounge 和山底广场也偏紧凑。

- 梅池(Tsugaike):适合初学者和树林爱好者。山底有宽阔平缓的初级道,右侧山顶则有未机压的宽高级道。此外,山顶下方的知名 DBD 双黑小树林有粉雪、树林,可能还有悬崖和冰裂缝,坡度接近黑道,但道不算长。
- 山顶 Lounge 的拉面一般,价格不低,肉也很少。
- 五龙(Goryu) & 47:两个雪场相连,均有单双黑蘑菇道,山腰和山顶的道较窄,高级道滑行者较多。
- 47:特色是一个较大的公园,设有 U 槽、杆子、连续小坡、大坡等十几种设施。
- 五龙:山底有长宽的初级道,Lounge 的布丁和海鲜丼口碑不错
- 八方尾根(Hakuba Happo One):听说蘑菇多,没去
- 岩岳(Iwatake):最喜欢的雪场。一条 Gondola 直达山顶,山腰可冲粉,后山有深粉大白坡,一冲到底,距离较长。后山地形丰富,包括树林、蘑菇等。View A 和 View B 滑行体验都很棒。
- 山顶 Lounge 饭点拥挤,招牌是咖喱饭和汤。
- Cortina & 乘鞍:两个雪场相连,初级道众多且宽,人少。作为最北边的雪场,道内可小冲粉。最知名的是后山大水坝路线,相比梅池 DBD,路线更长、坡度较缓,但地形复杂,滑错了可能需要爬几步。

日本租板子也比美国便宜不少,我每天都租不同型号的 Ogasaka。

🙋 推荐

如果你是初学者,梅池是不错的选择,初级道又长又宽,平整度也很好。

如果滑行水平一般,Cortina乘鞍人少、雪道宽,滑起来更轻松。

喜欢公园的话,47 非常合适。

如果喜欢大白坡,推荐岩岳后山

如果偏好较长的树林道,Cortina 水坝是不错的选择。想要稍短一些的树林道,岩岳后山是不错的选项。如果更短、更陡、路线选择更多,梅池 DBD 最合适。

🥘 食物

白马村餐饮选择不少,但比不上大城市的精致度。早餐除了酒店和便利店,还可以在雪场 Lounge 吃乌冬面或鸡蛋拌饭

Nagano:日式古宅院里的寿喜烧店。停车位小,有多个大包厢,服务员当面烹饪,油烟较大,但味道不错,价格偏贵。人均消费约一万多日元,包含两道前菜、三片和牛、一份凉面和甜品。

这家店原本主打法餐,但欧美游客不太会在日本小镇吃高价法餐,所以不到一年就改做寿喜烧。现在只做晚餐,每天仅接待 10 人,日营业额 10 万日元。从碗里只有几片的腌黄瓜来看,估计一天也仅需一根。

炭火深山烤肉:不推荐。和牛要先拌酱油再自己烤,味道一般,炭火炉是唯一特色。店内烟熏味重,环境和口味都不理想,隔壁那家烤和牛看起来好太多。

虹屋海鲜饭:像是连锁店,价格实惠,海鲜分量大,但质量一般。

界 阿尔卑斯:温泉酒店自带怀石料理,菜品丰富但味道平平,像是大锅菜分装成小份端上来。比如有道汤里的年糕,两头软,中间风干,一碰就碎,口感不佳。

🏨 住宿

前几天住在 ANA Holiday Inn,酒店位于白马村外,开车到最北边的雪场大约 40 分钟。早餐味道不错,特别是几种腌菜,煎蛋一般。晚餐没尝试过,酒店提供前往几个雪场的班车服务。

酒店还有温泉,洗澡比在房间里舒服得多,又暖和,空间也大。

房间面积不大,标间放下两个板包就费了不少劲。每天都有清扫服务。

最后一天住在 界 温泉酒店,房间装修精致,面积宽敞,设施贴心,维护到位。智能马桶带隐私模式,会播放白噪音掩盖声音。酒店整体是日式庭院风格,每天还会组织活动。比如那天我参加了热米酒活动,大家围着篝火坐,锅里煮着米酒。那天篝火旁的都是中国人,几位妈妈聊起了孩子的学习。

😃 总结

白马的雪质明显比我在美国滑过的山好不少,J Pow 名不虚传。但山确实小很多,缆车和雪道数量少,雪道也窄了不少。

吃饭和住宿比美国便宜不少。走进 Lounge,再也闻不到 Beef Chili的味道了。

下次有机会,还要再去。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Food #Life

🍊 寻味福建——宴遇

📍 福建厦门万象城宴遇餐厅

💰 价格:人均 ¥150
🅿️ 停车指数:★★★☆☆
👍 推荐指数:★★★★☆

宴遇是一家主打福建传统风味和海鲜特色的餐厅。餐厅装修典雅,气氛温馨,适合朋友聚会或家庭聚餐。以下是我对几道特色菜品的详细评测:

🍮 大红袍鲜奶布丁

💯 推荐指数:★★★★☆
这道布丁的口感丝滑细腻,奶香浓郁,且带有大红袍茶香的独特风味。茶香与鲜奶的结合非常和谐,甜度适中,不会过于腻人。整体味道清新,作为餐后的甜品非常适合。

🍋 闵式捞汁油蛤

💯 推荐指数:★★★★★
这道油蛤的肉质鲜嫩,捞汁酸辣开胃,完美提升了海鲜的鲜美。油蛤的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海鲜的精华,捞汁的调味层次感丰富,酸辣适度,十分开胃,是一道十分值得推荐的海鲜菜品。

🥩 葱油肉汁荔浦芋头

💯 推荐指数:★★★★☆
荔浦芋头的口感绵密,外软内糯,搭配浓郁的鲍汁,味道非常丰富。鲍汁的鲜香与芋头的清甜融合,增添了菜品的层次感。葱油肉汁的浓郁味道与芋头的柔滑相得益彰,让这道菜成为一道非常经典且下饭的美味。

🍝 闵南卤面

💯 推荐指数:★★★★☆
这道卤面采用了各种海鲜干料,如虾干、海蛎等,搭配虾油,使得面条鲜美又有嚼劲。面条的爽滑与海鲜干的风味结合,虾油的香气更是让整道菜的味道更加浓郁。海鲜的鲜味充盈在口中,是一道非常适合喜欢海鲜的人享用的主食。

🍤 虾仁清炖豆腐脑

💯 推荐指数:★★★★☆
豆腐脑的口感嫩滑,清炖的汤底非常清爽,虾仁的鲜香与豆腐的细腻相得益彰,整体味道非常清淡又不失鲜美。适合喜欢清爽口味的食客,是一道非常好的开胃菜。

🐟 古法海洋蒸巴浪鱼

💯 推荐指数:★★★★★
巴浪鱼肉质鲜嫩,古法蒸制完美保留了鱼的原汁原味。去皮后的鱼肉搭配闵式捞汁油蛤的海鲜汁,味道更加鲜美。蒸鱼的做法让鱼肉非常嫩滑,鲜香十足,绝对是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海鲜佳肴。

🥬 清炒时蔬(奶白菜)

💯 推荐指数:★★★★☆
奶白菜的口感清爽脆甜,炒制后的菜肴口感鲜嫩,且充满自然的甘甜味。作为一款时蔬,它很好地平衡了餐中的重口味,吃上一口清爽的蔬菜,十分提神,适合搭配其他菜品享用。

🍚 海鲜炒饭

💯 推荐指数:★★★★☆
这道炒饭采用了虾仁、鱼丁等丰富的海鲜食材,炒饭颗粒分明,海鲜的鲜香与米饭的香气融合得恰到好处。每一口都能吃到不同口感的海鲜,令人食欲大增,是一道充满海鲜风味且丰富的主食。

👨🏻‍💻 碎碎念

宴遇的菜品整体表现出色,每一道都能体现福建传统的风味与海鲜的鲜美。虽然价格偏高,但从口感到品质都非常有保障,尤其是闵式捞汁油蛤和闵南卤面,值得一试。如果你爱海鲜,或者想品尝地道的福建风味,宴遇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频道:@NewlearnerChanne
#硬件图赏 #Life #Photos #Phone #Android

📱 记一次 vivo X200 Pro 手机租赁 & 使用(拍照)感受

鉴于抢到了前不久上海演唱会的门票,我们在年后就着手考虑,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为这次观演留下一些影像记录呢?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尝试和心得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 方案选择

在咨询群友荔枝,并结合我们此前的演唱会观演经验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共有三种方案:

1️⃣ 偷偷携带长焦相机进入

这无疑是画质最好的一种方案,身经百战后我本人对于演出的拍摄也可谓是得心应手。但演唱会都是明令禁止携带专业设备进入的,这就意味着携带相机进入,需要通过物理安检和心理道德的双重考验

在我以往的观演中,有两次将相机藏在身上成功带入,但有一次安检太严只能寄存,十分麻烦。这次来到上海,本着文明和不惹事、怕麻烦的原则,我决定还是使用手机进行拍摄

2️⃣ 买「物理望远镜」装在 iPhone 镜头上

上次去看陶喆,对 iPhone 的表现可谓十分失望,它在暗光下的成像可以说一塌糊涂。后来看到网上有卖可以固定在长焦镜头上的物理望远镜,靠谱一点的价格大概在 100-200 左右

但我对此存在许多疑问,比如这样的转接真的能保证成像质量吗?再比如 iPhone 孱弱的夜景功能依然是最大的掣肘,似乎不是用一个物理透镜就能改善的。考虑到价格和租一次手机相当,我们决定不踏入这条未知的河流

3️⃣ 租一台 Android 长焦旗舰手机

这就是剩下来最靠谱的方案了,但依然有两个问题:租什么以及去哪儿租?前者很好解决,在咨询荔枝和其他硬核群友后,大家给我的推荐是 vivo X200 Pro,我对 vivo 也颇有好感

至于后者,在网上很难看到靠谱的经验分享,大多都是「踩坑避雷」贴,看得人心惊肉跳,我只能硬着头皮来到支付宝的「芝麻租赁」自己研究。首先看到了「人人租」平台 3 天 1 元的骨折价,再一调查发现该平台会在收货后在细微之处做文章,讨要高昂的损伤费用,原来是这样的赚钱模式

我意识到租手机这件事远远没有我想的那样单纯,又来到了「探物租赁」平台,在这里 X200 Pro 租 3 天的价格是 240 元,看起来正常了很多。在多方调研后(其实也没有确定 100% 靠谱),决定下水试试深浅。下单后由于芝麻分较高,支付宝帮我垫付了 5000 多元的押金,免押租赁

📦 收货与开箱设置

平台从上海给我发了顺丰,一天时间就寄到了(使用期为周五 - 周日,周四到手)。我将它拿到办公室,全程手持录像并开箱,结果发现手机确实和描述的一样,是 99 新:屏幕贴膜的一角有明显损伤、贴膜上有一些明显的划痕、机身侧边有两处掉漆

心猛地一沉,感觉不太妙,庆幸自己全程拍了视频并当场发现了这些瑕疵处。于是立即拿着照片找到了线上客服,对方表示手机发出之前已经做过详细的瑕疵登记,让我放心使用。但我还是不放心,于是又致电客服,向她说明了这个情况并全程录音。虽然对方业务不太熟练,但是依然宽慰我,说他们有做过登记,不会赖在我的头上

保存录音、照片、视频和截图后,我想反正寄都寄来了,开始用吧。打开手机,系统已经帮我设置好了,是全新使用的。如果你对此存在疑问,可以手动恢复出厂设置一遍。把桌面布局调整到位、关闭和卸载了一些我不想看到的东西后,我下载了一些常用软件:有 Apple Music、bilibili、百度地图、百度网盘(传照片用)、微信

📸 系统与拍照体验

刚拿到手的时候,感觉滑动起来有些不跟手,一种「流畅的卡顿感」。后来经过群友提醒,我把设置当中的「自适应刷新率」改为「强制 120Hz」,感觉好了不少,长期使用下来可以媲美 iOS

再说说握持,用惯了 6.1 英寸的小手机,一下子切换到 6.8 英寸的大屏让我一时有些无法适应。尤其是背后那个硕大的摄影模组,横屏使用的时候让我的左手不知道往哪儿放,或许自己能接受的最大尺寸还是在 6.3 英寸左右

安装了上述常用应用后,感觉使用起来和目前在用的 iPhone 没什么区别,都很流畅好用,这里特别要夸赞一下 Apple Music 的 Android 版本。vivo 这个系统的返回、权限控制、相机设置都给我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但 bilibili 线性马达的反馈依然差点意思

另外要夸赞的就是 X200 Pro 的续航,在每天高强度导航和随手拍下,想要把它的电量用到 50% 以下不是个容易的事,而 iPhone 则完全不能相比。带着 X200 Pro 出门,完全没有充电焦虑,也不需要随身带着充电宝应急

我还带了一根 Type-C 的有线耳机,机缘巧合让我们再次走进地铁,用白色的有线耳机听歌。我想起无数个在南京地铁里的大学时光,原来它离我已经那么远了。此刻我在上海地铁获得了同样的体验,它是那么精确,那么动人

-

聊聊拍照吧,毕竟就是为了这个租的。拿到手我就关闭了 HDR 和 Live Photo 的功能,避免将来跨平台观看的麻烦。vivo 的 RAW 格式似乎不能默认开启,需要使用专业模式拍摄,还是有些遗憾的

我用到 vivo 进行拍摄的场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不方便拿出相机的时候作为替补,比如行驶的列车上或者电影院大堂;另一个就是演唱会现场。蔡司滤镜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用它直出也能拍到一些很有意思的画面,色彩对味

多个焦段的设计,天生是为演唱会而生的。在咨询荔枝后,我决定用相机自带的「舞台」模式进行拍摄,没想到进场对着舞台后,系统自动推荐我「舞台」模式了,体验很好

位于最贵看台的中间,这次演出我主要使用了 3.7x、10x 和 20x 进行拍摄,其中 20x 是 4K 裁切到 1080P。总的来讲,3.7x 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成像清晰、白平衡正确、暗部有质感,而 10x 和 20x 会通过计算对演员的面部进行一些涂抹(猜测是受低光影响),色彩和白平衡也比较一般,这让想要拍摄大幅演员照片的我感到失望

后续在电脑查看这些照片时,我接受了 vivo 的不完美,因为涂抹后它还是比 iPhone 强上太多。另外不得不提的是,vivo 拍摄的体验也非常丝滑,录像、拍照的切换很快,而且一边录像一边抓拍反应也很灵敏

我相信 vivo 的几个焦段在光线充足的时候,会拍出许多不错的照片,它就是目前 Android 旗舰拍照的第一梯队,以后看演唱会可以长期和它合作了。但想要拍到真正令自己满意的照片,还是非相机不可

📪 照片处理和归还

受激光等因素限制,其实也没有拍摄太多,能拍到就已经很满足了。演出结束回到酒店,开始着手处理照片。由于我们这次出来没有开车,所以也就没有携带电脑,而是打算通过百度网盘全部上传

我先上传了一张照片试试水,结果发现在 iPhone 端下载原图后,和在 vivo 上的观感并不一样,具体表现为暗部变得高亮、缺失该有的质感。目前尚不清楚 vivo 是否在内置的相册 App 中加入了预览优化算法,还是 CIE1931 和 CIE2015 或是 LCD 和 OLED 的区别,希望有研究的朋友来给我讲讲

最终开了一个会员,把手机的照片和视频一股脑传上去了,至此这台 X200 Pro 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不得不说给百度开了会员之后真好使,在家下载甚至跑到了 50MB/S

第二天我就通过顺丰快递将手机寄走了,使用三天下来总体很满意,也对双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一个 Android 手机最好的评价,不是大喊 Android 国产崛起,而是在使用几天后发现适应得很快、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还有一些惊喜

寄出前我仔细查看了一遍,发现屏幕贴膜和机器盒子确实产生了一些新的小划痕,于是在顺丰打包前又录制了一段视频以防不备。没想到第二天没有电话、没有短信,直接告知我归还成功,至此安全下车。我删除了手机里所谓的「证据」,感觉自己把「探物租赁」想得太阴暗了

👀 这次旅行我们并没有跟着小红书打卡,而是找了一些本地的朋友做了一些推荐和陪伴,脱离了算法和千篇一律的线路,优雅的上海让我们惊喜连连。或许通过算法没有找到租赁攻略的这一刻,就是我们勇敢探索上海的开端,这份勇气也让我们体验到了旅游的实感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Life #Blog

🔍 何处安放文字:竹白关闭之后

竹白是一个一站式创作工具,方便写文章,自动生成个人站点,是少有的支持邮件和微信订阅两种方式的平台,2024 年已经几乎不再更新,而 2025 年初即将彻底关闭。

目前大致的安排是,微信里就微信公众号,非微信就个人独立站点

➡️ 选择公众号的原因
✦ 互动很容易,尤其是微信生态
✦ 平台有推荐机制,有粉丝以外的阅读流量
✦ 编辑器依然难用,但算是比较纯粹的写作平台了

➡️ 21 世纪了,为什么还要个人站点
✦ 生活不止于微信,比如 Telegram
✦ 很容易就支持 RSS 订阅
✦ 高度自定义能力,AI 让个人站点门槛极大降低
✦ 极低的维护成本,感谢赛博活佛 Cloudflare
✦ 数据是自己的,所有的数据本地有一份
✦ 只要内容有价值,不用担心流量的问题

📒 我的写作发布流程
整体基于 Obsidian 的 Markdown 格式。
✦ 基于 Obsidian 插件,选择好样式,一键复制到公众号
✦ 基于 Obsidian 插件和 AI 自动化规则,让 AI 帮忙完成搬运。

个人站点的 GitHub 仓库源码已开放,包含基于 Hugo 的博客实现和一些自动化脚本:https://github.com/houjoe0829/tinkering-joe-blog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Food #Life

🍲 寻味厦门——林四喜·闽南传家菜(鼓浪屿店)

📍 福建厦门鼓浪屿龙头路300号
💰 价格:人均 ¥120
🅿️ 停车指数:(岛上无车,步行前往)
👍 推荐指数:★★★☆☆

林四喜·闽南传家菜(鼓浪屿店)坐落于风景如画的鼓浪屿,是一家专注于传承闽南传统风味的餐厅。店内装修融合了民国风与闽南特色,氛围复古温馨,既适合游客打卡,也适合家庭聚餐。以下是我对几道招牌菜的看法和感受:

🌯 鼓浪屿林家薄饼
💯 推荐指数:★★★★☆
这道薄饼是闽南经典小吃的代表,主菜是各类蔬菜用猪油煸炒的小炒,可以DIY卷制,乐趣十足。饼皮薄韧,配料丰富,包括海苔、肉松、蔬菜等,层次分明。咬下去既有酥脆的口感,又有馅料的鲜香,咸甜适中,令人回味无穷。

🐟 酱油水煮竹午鱼
💯 推荐指数:★★★★☆
竹午鱼(当地特色鱼种)肉质细腻,经过酱油水煮制,保留了鱼的鲜美原味。酱油的咸香渗透入鱼肉,汤汁清淡却不失风味,入口嫩滑,带着淡淡的海味。虽简单,却能感受到闽南菜“鲜”字当头的精髓,适合喜欢清爽口感的人。

🥩 椒盐脆皮猪手
💯 推荐指数:★★★★☆
猪手外皮炸得金黄酥脆,撒上椒盐后香气扑鼻,咬下去“咔嚓”一声,外脆内软,肉质Q弹。椒盐的微辣与猪手的油香完美融合,吃起来一点不腻,反而越嚼越香。搭配一杯茶水解腻,是一道下酒下饭的好菜。

🍮 四喜龟粿
💯 推荐指数:★★☆☆☆
这是一款传统闽南甜点,外形仿龟造型,寓意吉祥。龟粿皮糯而不粘,内馅可能是花生、红豆等(视店内搭配),甜度适中,带着浓浓的古早味。口感软糯香甜,作为餐后点心很合适,很有地方特色。

👨🏻‍💻 碎碎念

林四喜的菜品很好地展现了闽南菜的精髓,既有海鲜的鲜美,也有传统小吃的质朴。虽然人均价格稍高,但考虑到鼓浪屿的旅游定位和食材品质,还是物有所值。尤其是鼓浪屿林家薄饼和酱油水煮竹午鱼,强烈推荐给想体验地道闽南风味的朋友。如果你漫步鼓浪屿,不妨来这里感受一下舌尖上的闽南传承!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Food #Life

🥙 うなぎの店大川屋 :90年历史的烤鳗鱼专门店

📍静岡県賀茂郡河津町谷津303-3

大川屋是一家位于伊豆河津町的老字号鳗鱼饭店,拥有超过90年的历史,目前由第四代店主经营。这家店的特色在于采用关西风味的炭烤方式,区别于关东先蒸后烤的做法,直接将鳗鱼炭烤至外皮酥脆、肉质肥嫩。

本次点的是5500日元的うな重 特上 (3枚)套餐,套餐内含有肝吸い・小鉢・漬物付き。

🫔主角:蒲烧鳗鱼(三片)

作为特上级别的蒲烧套餐,鳗鱼的分量非常足,三大片厚实的鳗鱼直接铺满了米饭。鳗鱼采用关西风炭烤方式,不经过蒸煮,直接用炭火将其烤制而成。每一片鳗鱼都呈现出完美的金黄色泽,外皮微微焦脆,同时伴随着炭火烤制特有的香气,内部肉质细腻柔软,油脂分布均匀。让人回味无穷。

而酱汁也甜咸适中,浓郁却不抢鳗鱼本身的鲜香。刷在炭烤后的鳗鱼表面,与炭火香气完美融合。

🐔配菜:肝吸、小碟、小菜

肝吸(鳗鱼肝汤):
鳗鱼肝汤是套餐中的亮点之一,汤头清澈透亮,带有淡淡的昆布和柴鱼高汤香气。鳗鱼肝处理得非常干净,没有腥味,口感柔韧且富有弹性,为整顿饭增添了一份鲜美和滋补感。

小鉢(小碟):
小碟中装的是时令小菜,这次提供的是凉拌蔬菜和萝卜片。蔬菜清爽解腻,与蒲烧鳗鱼的浓郁形成了很好的平衡。

💡总结

如果你想品尝正宗的关西风味炭烤鳗鱼,大川屋绝对值得一试。无论是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方式,还是秘制酱汁的调配,都体现了店家的用心和对传统的坚持。在河津樱花祭期间,不妨来这里感受一下老店的风味,品尝美味的鳗鱼饭之后,还可以再河边散步,尽情欣赏樱花绽开的最美时刻。

同步发送于浮生东京 @LifeJapan

频道: @NewlearnerChannel
#Life #Food #iOS #APP

🥃 调酒笔记:专为鸡尾酒爱好者和专业调酒师设计的应用

🔗App Store

👉 Features

- 丰富配方库:收录 IBA 官方认证的当代经典与创新鸡尾酒,从经典的 Cuba Libre 到时尚的 Paper Plane,应有尽有
- 详细制作指南:精确的配料用量、专业的调制方法、适合的杯具选择和装饰技巧
- 高清图片展示:每款鸡尾酒配有精美图片,直观了解成品效果
- 分类浏览:按 IBA 分类轻松查找不同风格的鸡尾酒
- 专业调酒提示:每款鸡尾酒附带实用调制建议和风味变化小贴士
- 随机喝一杯: 自定义随机鸡尾酒配方库,总有你喜欢的那款

🤤 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酒蒙子,我看到这款软件的时候,真是如获至宝。首页展示了各种见过的没见过的鸡尾酒图片和配方,让人想要立马冲到山姆购买量大管饱的基酒,然后回家制作一杯

🍸 调酒笔记进行了较为科学的鸡尾酒分类,不仅列举了 IBA 酒单,还细心地根据口感、风味为这些鸡尾酒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这一点可以说完胜了我去过的大部分酒吧,当然也有一些酒吧的酒单做到了如此专业,令人赏心悦目

👻 我自己也陆陆续续购买过许多产地的威士忌,许多都是聚餐时纯饮了,在酒吧也经常点「基础烈酒」。特调鸡尾酒在某种程度上,是酣畅淋漓之后的温柔清新。如果你对酒吧动辄 80 元甚至上百的特调望而却步,不妨跟着调酒笔记 App 在家制作专属于自己口味的鸡尾酒,配合夏天和冰块食用更佳

* 应用还归纳了「鸡尾酒入门指南」「威士忌和伏特加的区别」等等笔记内容,赞美开发者!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uybuybuy #carthings #Life

📹 领克07也要加装行车记录仪?70迈M800使用体验分享

🔗: WeChat / Blog / sspai
🎞Bilibili / YouTube

- 价格:570
- 购买渠道:京东自营

1️⃣ 购买原因、安装过程

春节回家路上,遇到了不少走应急车道的“素质先锋”,将录像从行车记录仪中导出。先不说白天一般、夜间糟糕的录影素质,用于回放视频的 app 交互做得奇差,历经两个大版本的 OTA 并未改善。因此我萌生了购置新记录仪的想法。

如果不需要从保险盒取电,整体的安装过程是比较简单的,我使用了一个原车记录仪供电的降压模块进行供电。

2️⃣ 录制效果

在日间光线良好的可视范围内,可以看清极左侧、极右侧两侧车辆的车牌号码,画面清晰度很不错。

在晚上、隧道等复杂的灯光下,得益于算法的加持,车牌不会出现强烈反光等问题,但仅可看清两旁车道的车牌号码,虽然能看清更外侧的车身颜色,但号牌上的字符难以分辨。

3️⃣ 有什么缺点吗?

想要有清晰的行车视频,只能使用 4K 30fps HDR 的影像规格拍摄。更大的缺陷是,M800 采用的是内置存储,128G 单摄可以持续录制 6-7 小时的行车视频,建议在购买时一步到位选择 256G 的版本。

第二个是 M800 机身内部使用了 500mA 的耐高温聚合物电池,长期循环充放、夏季高温天气等恶劣条件是否会影响行车记录仪的运行,尤其是在广东等南方地区,夏天太阳暴晒后车内能达到 60、70℃。使用法拉电容替代锂电池是不是更好的选择呢?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usic #buybuybuy #Life

🚢 记一次日本海淘唱片的经历

听唱片来到了第四个年头,收藏越来越多,还会不定期和朋友们一起鉴赏。前段时间一位女生朋友去日本玩,回来之后给我带了一张山下达郎的 RECIPE(东京大饭店主题曲)CD,萌生了自己海淘的想法

🛒 日本常见的实体碟平台

1️⃣ Tower Records

🔗Web

这家被我称为「塔屋」的唱片店起源于美国,但日本东京的实体店让它被全世界所熟知,后者也是我一定会去打卡的一家店。Tower Records 的 slogan 是「No Music, No Life」,我十分赞同

这次海淘尝试也是从日本 Tower Records 开始的,我注册了他们的线上会员,收获了一些抵扣券。在录入自己信息的时候,可以通过 这个网页 将自己的名字转换成日本汉字、平假名、片假名

Tower Records 的优势是下单后直到唱片运输到店,都不会提前扣款。一旦实体到店,官方会发送邮件告知你需要支付费用,随后即可发货,使用的是「日本郵便」的快递服务

总的来讲,你可以在 Tower Records 购买到许多很知名的日本艺人的作品,譬如山下达郎、宇多田光等等,涉及欧美的分类和存货也十分齐全。把 Tower Records 当做一个大型唱片超市,你会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2️⃣ HMV

🔗Web

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HMV 也不是起源于日本,而是英国。HMV 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很有趣,公司的注册商标是一只正在听留声机的小狗 Nipper,它在聆听「His Master's Voice」(他已故主人的声音)

从上个世纪以来,世界无数的 HMV 开了又关,实体衰退潮无法避免。最终来到日本落脚,后被罗森集团收购。HMV JP 的藏品也相当丰富,可以多多关注他们的新碟资讯

💬 日本目前常见的两大唱片行介绍完毕,如果你对日本的二手碟(特别是中古碟)颇有研究,有比较靠谱的平台,欢迎和我交流

🛩 海淘转运事宜

我以 Tower Records 的购买经历为例,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海淘转运的主要流程

① 在 Tower Records 网站选购唱片,进入结账页面
② 注册日本转运公司,获取日本仓地址和联系方式,我使用的是JPGOODBUY
③ 将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录入 Tower Records,选择付款方式(VISA 最佳)和寄出形式(可选即到即寄 / 全部到货一起发出)
④ 等待唱片送至转运公司日本仓
⑤ 在转运平台录入包裹信息、物品价值、清关所需信息和身份证,选择回国方式(我选择了飞鸟专线,700g 约 60 元,空运)
⑥ 转运公司收到唱片后发出国际物流、清关、交国内快递运输,到货

整套流程下来还是比较丝滑的,大概一个星期就能够走完。第一次尝试算是交了学费,因为只运回来一张唱片,以后可以多攒几张一起运回(注意转运仓保管商品超过期限需要额外收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飞鸟专线虽然价格较为便宜,但对于包裹的体积和总价值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一定要仔细阅读细则。在重量和体积较大时,使用 EMS 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 收货

到最后,国内运输的规格反而是最低,交给了圆通来进行物流,但好在最后保护得非常好,没有冲顶和折角。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可以在转运选项中增加保护材料、选择更靠谱的快递

这次寄回的是山下达郎 / 细野晴臣的 Pacific,即便采用了性价比最低的单碟海淘,最终价格依然比闲鱼要低。海淘带来的快乐不只是成本,更有「原教旨主义」的舒适感

📘 关联阅读:2024 年下半年,我喜爱的黑胶收藏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Food #Life

🍲 彭城烟火——睢宁青年路「那家地锅鸡」
💰 价格:人均 ¥150
🅿️ 停车指数:★★★☆☆
👍 推荐指数:★★★★☆

作为美食老饕,今天必须安利这家藏在睢宁青年路的地锅鸡扛把子——「那家地锅鸡」。老板是地道的徐州汉子,坚持活鸡现杀、土灶烧菜,一进门就能闻到柴火灶的烟火气,坐下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农家大院。

🐔 招牌地锅鸡(现杀活鸡·土灶烧制)
必点! 鸡是现点现杀,肉质紧实弹牙,土灶猛火炖煮,酱汁浓郁带着柴火香。最绝的是锅边贴的死面饼——一上半截焦香酥脆,贴着锅边的那面被烙出金黄的硬壳,咬下去"咔嚓"作响,带着微微的焦糊香; 下半截吸饱汤汁,浸在酱汁里的部分变得绵软,每一丝面絮都吸足了鸡肉的鲜味和土灶的烟火气
推荐指数:★★★★★

🍢 徐州签子肉(豆腐皮裹肉·现炸现吃)
老徐州传统做法,豆腐皮裹着腌制过的五花肉,炸得外酥里嫩。上桌时还滋滋冒油,蘸上店里特调的酱油汁,咸鲜微甜,豆腐皮的酥脆和肉的嫩滑在嘴里打架,越嚼越香!
推荐指数:★★★★☆

🌶 泡椒凤爪(鲜辣椒泡制·酸辣开胃)
和普通泡椒凤爪不同,这家用的是青红鲜辣椒+酱油泡制,酸辣中带着鲜香,凤爪脆嫩有嚼劲,酸酸辣辣超级解腻!吃完地锅鸡来两口,瞬间又能再战一轮!
推荐指数:★★★☆☆

🥬 绿豆饼炒白菜(家常味·锅气十足)
徐州特色小炒,绿豆饼外酥里嫩,白菜炒得脆甜,带着铁锅的镬气,简单但超级下饭。要是觉得地锅鸡口味重,这道菜能完美中和!
推荐指数:★★★★☆

🥚 溏心蛋(酱油蘸食·分量扎实
溏心蛋煮得恰到好处,蛋黄流动但不腥,蘸着酱油吃,鲜甜浓郁。关键是分量很足,不像某些店抠抠搜搜只给半个,这家直接给你一整颗,过瘾!
推荐指数:★★★★☆

📝 吃货Tips:
* 地锅鸡建议提前打电话订,现杀现做要等30分钟左右。
* 死面饼可以多加一份,吸汤汁真的绝!
* 签子肉一定要趁热吃,凉了口感会打折扣。
* 老板很热情,如果人多可以试试地锅鱼或者地锅排骨,同样是用土灶烧,味道超正!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频道:@NewlearnerChannel